2014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15年展望

29.01.2015  12:12

      2014年,我省工业经济“新常态”特征逐步显现,呈现工业生产增速下降、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工业投资增势下行等特点。由于宏观经济整体放缓、结构调整仍将深入、工业投资依然趋紧,我省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加,预计2015年我省工业明显向好的概率较小,将继续保持稳中趋缓、结构调整的运行新常态。   

      一、2014年工业经济运行概述    

      (一)工业生产增速平稳回落    

      2014年以来,我省工业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1507.8亿元,增长9.9%,比2013年下降1.6个百分点。月度增速震荡走低,尤其是8月同比增速仅为6.2%,此后略有回升,总体保持在8%左右。轻、重工业协调发展,规模以上重工业、轻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0680.9亿元和8013.0亿元,增长9.9%和9.8%;重工业占比达到72.2%,与2013年基本持平。民营工业、股份制工业表现较好,分别增长11.8%和11.2%,高于工业平均增速1.9个和1.3个百分点,尤其是民营工业比重达到53.4%,同比提升了0.7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8.4%,连续8个月保持在98%以上。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1-11月,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839.8亿元,增长12.8%。   

      苏浙沪鲁粤四省一市中,江苏、山东、广东规上工业总量位居前三位,浙江、上海工业规模相对较小。江苏、山东、广东规上工业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9.9%、9.6%和8.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3%),浙江、上海规上工业增长较慢,增速仅分别为6.9%和4.3%。         

      (二)产业结构优化趋势明显    

      制造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2014年,制造业总产值增长8%,远高于采矿业(-4.4%)和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和供应业(1.5%),成为稳定工业生产的动力源。技术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工业产值占比排名前十行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占据多数(见表1)。其中,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均保持10%以上增速。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2014年,产值增速倒数十个行业中,高耗能产业和资源类产业占据多数(见表2),且增速明显回落。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六个行业呈现负增长,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高耗能行业低速增长。   

      表1 2014年工业产值占比最高的十大行业增速 单位:%   

行 业 名 称   

比重   

增速   

行 业 名 称   

比重   

增速   

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2.4   

4.1   

纺织业   

4.7   

5.2   

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1.0   

9.8   

汽车制造业   

4.4   

13.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1.3   

11   

金属制品业   

4.0   

9.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7.4   

1.5   

专用设备制造业   

3.9   

10   

通用设备制造业   

5.6   

10.5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3.1   

0.6   

         

    表2 2014年工业产值累计增速最低的十大行业 单位:%   

行 业 名 称   

2013年   

2014年   

变动幅度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8.2   

-16   

-7.8个百分点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2.7   

-14.7   

-17.4个百分点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1.8   

-10.6   

1.2个百分点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5.8   

-8.7   

-1.9个百分点   

开采辅助活动   

-15.7   

-7.7   

8个百分点   

化学纤维制造业   

8.0   

-3.8   

-11.8个百分点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7   

-3.1   

-0.4个百分点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14.7   

-0.2   

-14.9个百分点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7.5   

1.2   

-16.3个百分点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7.7   

1.5   

-5.8个百分点   

      (三)区域工业发展协同共进    

      三大区域工业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保持协同推进、运行平稳的良好局面。苏北、苏中工业增速快于苏南,区域间工业发展差距逐步缩小。苏北工业增幅继续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462.43亿元,增速高于全省3.0个百分点。苏中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日趋成熟,工业发展势头良好,2014年,南通、扬州、泰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864.2亿元、2145.7亿元、2169.7亿元,增长11.4%、12%和11.5%,各月累计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合计占全省比重上升至22.7%。苏南以南京智能电网、软件,无锡物联网、集成电路,常州光伏、智能装备,苏州纳米、生物医药,镇江新材料的先进制造业产业格局为依托,工业增速保持在5%-10%区间,1-11月制造业利润总额达到4163.8亿元,同比增长10.4%。   

      (四)工业投资增势持续下行    

      2014年,全省工业完成投资20243.9亿元,增长10.2%,同比回落7.2个百分点,延续了2013年以来的下行趋势。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0.4%,同比回落7.1个百分点。三大区域投资增速差异较大,受限于外向型经济转型,苏南工业投资增速有所下滑,2014年同比增长仅为1.6%;苏中、苏北得益于重点工业项目投入较多,2014年分别完成工业投资4574.5亿元、6713.4亿元,增长15.0%和20.4%。投资结构趋于优化,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偏低,其中,2014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一直负增长;技术含量较高的电气机械、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子信息等行业投资均超过千亿元以上,增速保持在8%-12%之间。   

      二、需要关注几个问题    

      当前,我省工业发展的基本面未发生明显改变,但不确定、不稳定制约因素较多,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中值得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稳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2014年,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占我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2%,对全省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2%,这些高耗能行业仍是我省工业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随着产能调整的深入,高耗能行业仍将是政策调控重点,同时,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等传统行业面临转型,工业经济“稳增长”面临的压力较大。   

      (二)工业生产面临多重约束    

      首先是国际需求的约束。欧盟作为我省最大的工业出口地,在投资放缓、消费下滑的影响下,经济复苏缓慢,PPI已连续34个月同比负增长,工业品需求持续乏力。其次是生产成本的约束。2014年,我省一类、二类、三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提高10.1%、14.0%、15.5%,导致工业企业人工支出加大、用工成本上升。第三是生产原料的约束。突出表现在:纺织原料—棉花种植面积大幅下滑;轻工业原材料—木材等价格上涨;等等。此外,钢铁、石化等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远超过铁矿石、原油等原材料下降幅度。   

      (三)工业增长的支撑因素弱化    

      投资支撑方面, 2013年起全省工业投资增速呈现回落趋势,2014年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2%,较上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5.6%。2013年起,我省围绕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5个行业,开展了过剩产能化解工作,一大批不具备规模经济性、生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浪费大的企业将被关停, 2014年我省水泥、平板玻璃、钢铁投资同比下降30%、40%、75%,抑制了制造业整体增速。   

      三、2015年展望    

  从外需条件看,我省工业品出口有望得到改善,重点出口市场美国、欧盟、日本复苏态势平稳,国内“四化”同步推进,一系列“微刺激”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等将为工业发展带来政策支撑。我省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等国家级战略后续效应持续释放,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不断发展壮大,为工业奠定转型升级基础。当然,我省工业发展仍面临外需不稳、内需趋紧的局面。在此种情形下,预计2015年我省工业发展的基本面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实现较高增长目标概率较小,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维持在8%-9%之间,工业投资保持在10%-12%中低位区间,整体处于可控范围。   

      四、对策思路    

      一是优化政策对接的环境。 实施政府职能转变和提高治理能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扩大“强政府”与“强市场”的叠加效应,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要切实加强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规划和减税小微企业、央行定向降准等政策的理解与认知,引导相关联产业重点骨干企业紧紧抓住政策利好,争取财税及金融方面的扶持,借力政策效应。   

      二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一方面,按照行业类别、时序进度、调整范围等进行调整安排,将原有的低附加值利润节点进行技术改造与提升,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提升产品附加值,寻求升级式增长。另一方面,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核管理,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激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落后产能企业,引导企业投向与低碳、环保、绿色经济密切关联的新兴产业。   

      三是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制定产业化激励政策,在技术开发、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创新环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培育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工业增值空间。加快落实省政府出台的新兴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重点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支持企业大力发展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