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南京大妈不跳广场舞爱恰恰
《南京通史(共和国卷)》讲述南京“当代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南京长江大桥。
上世纪50年代的新街口,交警指挥交通。
1960年南京无轨电车开通。
1983年5月,金陵饭店落成。
你知道南京最早进行房地产开发是从哪开始的吗?你知道当年南京大妈们其实跳的不是广场舞而是“恰恰”吗?都说现在上网贵,你知道南京最早是什么时候开通互联网,价格是多少吗?昨日由南京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南京通史(共和国卷)》正式发行,这部由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董国强领衔主编的图书,记载了从1949年至2000年南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992年南京进入商品房时代当时最大“保障房”小区在城南 【房地产】 如今南京的房地产开发进行得如火如荼,区域里的“地王”频繁更替,那么南京的房地产开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据《南京通史(共和国卷)》记载,南京正式进入房地产时代是在1992年。当年6月,中山南路、石鼓路片区和中山路、广州路等片区一批土地使用权的成功拍卖,标志着南京房地产市场正式拉开序幕;同年8月,南京市建委决定全面放开南京房地产开发市场。 在很短的时间内,新街口金融和房地产商圈开始形成,不过当时调控机制以及监管体制还不够完善,商品住宅销售中的价格违规现象较为普遍,有媒体在1995年3月28日还以《我市商品住宅价格为何居高不下》为题进行了报道。 知道当年南京最早的保障房在哪里吗?据记载南京在小营村、中保村、所街以及虹苑新寓等地建造了一批房屋,当时的称谓还叫“复建房”和“解困房”。其中位于城南地区的虹苑新寓是当时南京最大的解困小区,规划建房41幢,可安置住户2000户,到1996年底,南京人均居住面积在2平方米以下的1637户特困户和人均居住面积在4平方米以下的1.3万户困难户都搬进了新居。 90年代初南京整顿公款吃喝消费餐饮业调整方向改做老百姓生意 【反腐】 上世纪90年代初南京根据中央要求,开展了禁止公款吃喝、消费等改进作风建设后,曾一度使得南京的餐饮行业受到沉重打击。 据《南京通史(共和国卷)》记载,当时许多餐饮店不得不调整经营方向,开始琢磨做老百姓的生意;而兴盛一时的歌舞娱乐场所也陷入萧条,许多歌舞厅经理不得不费心琢磨吸引客人的长久之计。 除了吃喝,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南京纪委还进行了清查工作,那么他们发现了哪些违规行为呢?据记载,针对当时一些领导干部利用经济体制改革以权谋私、浑水摸鱼,1994年,南京纪检部门开始进行清查工作,共清理出机关及工作人员占用企业的小轿车、摩托车等各种机动车257辆,电话、BP机、大哥大等通讯设备316部,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等音像器材28台…… 到1995年南京市纪检机关查处了领导干部违反规定超标购买和乘坐的进口豪华轿车6辆。1996年还处理了91人,退房30套,清退款项104.49万元。 当年南京大妈喜欢跳恰恰公园露天舞场常常人满为患 【广场舞】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南京曾兴起了一波露天跳舞热,虽然也是在广场上跳舞,不过当年的南京大妈们却要比现在动作整齐划一的“广场舞”显得高大上,当年她们跳的都是华尔兹、伦巴、恰恰、三步、四步等国标舞。 据《南京通史(共和国卷)》记载,当时年轻人喜欢到歌舞厅跳舞寻求刺激,而露天跳舞的中老年人则是以健身为主或是排遣内心的寂寞,“每天天还没亮透,许多广场和公园就开始热闹起来……一对对中老年舞客踩着节拍翩翩起舞,虽不很专业,却也有板有眼。” 据记载,那时的露天舞场每个舞客只需缴纳几块钱的电费、场地费,就可以跳上一阵子,不过与现在选择在小区、公共广场等地跳广场舞不同,当年南京的大妈们更多会去公园的露天舞场。 当时的绣球公园,一年四季都有早场舞会,即便是寒冬腊月,也能吸引几百号人参加,像白鹭洲公园、玄武湖公园、明故宫公园等处的露天舞场,也常常人满为患,因而有人呼吁开办更多的露天舞场。 而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喜欢的则是港台明星,据记载,1993年有人做过统计,南京一家电台为听众准备的一周点歌单中,28首中有23首是港台流行歌曲,在普通中学里几乎每个十四五岁的学生人手一本《九十年代流行金曲选》、《港台流行歌曲》之类的歌曲集。 同年在南京举办的由中学生评选的“十大青春偶像”活动中,令举办者惊讶的是,十大青春偶像中除了雷锋跻身第五位外,其余9位是刘德华、林志颖、郭富城、郑智化等港台歌星。 1995年南京国内率先开通互联网最早网吧出现在上海路 【上网】 上网资费贵是最近大家热议的话题,不少运营商也正在或准备降低资费,不过你知道吗?当年南京刚刚开通互联网时价格也非常高,像开在上海路上南京最早的网吧,就因为上网费太贵最后使用者多数是外籍师生。 那么南京是何时正式开通互联网的呢?据记载准确的时间是1995年4月6日,南京在国内率先开通了国际互联因特网。当年南京开通互联网消息一公布就有许多“电脑玩家”欣喜若狂,仅仅半年时间就有950余家电脑用户申请入网成功,其中以个人名义申请上网的占40%以上。 而当时对上网的要求是需要拥有一部电话,一台486以上的个人电脑,并配上相应的软件和一台调制解调器,然后到市电信局提出申请,还要交上100元的开户费,一星期以内可以上网。 到1997年4月,上海路的金银街出现了未来网吧的雏形,据《南京通史(共和国卷)》记载,这家名叫“网络酒吧”的小店,之前是做酒吧生意,后来在店堂中设置了12台电脑,其中3台可以上网,价格是上网半小时10元,因为收费太贵,所以来光顾的大多是南京大学的外籍师生以及一些合资企业的外籍员工,他们通常在这儿发电子邮件、写作业、查资料。 而到2000年5月南京光缆主干环网已经遍布全市主城区各个主要街道和地段,可提供高速上网服务,而当时的资费标准是采用个人用户每月200元、单位用户每月1200元固定包月消费方式。 撰稿记者范杰逊图片资料照片
原标题: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