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吸收外资规模首居世界第一

31.01.2015  13:19

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范围内对外国直接投资最具吸引力的经济体,这是对有关“外商投资企业从中国大规模撤资”说法的有力回击。事实上,外商对华投资热情未减,结构更优化,含金量更高。今后,我国资本大规模“走出去”和高水平外资“引进来”仍是重要着力点——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称,201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达1.26万亿美元,比2013年下跌8%。中国2014年吸收外资规模达1196亿美元(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同比增长1.7%,外资流入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再次证明了中国仍是全球范围内对外国直接投资最具吸引力的经济体,外商对华投资增长动力未减,有关外商投资企业从中国大规模撤资的说法不实。

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

长期以来,美国是全球吸收外资第一大国。中国内地首次超过美国的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中国外资流入量稳定增长,二是美国外资流入量大幅下降。2014年,美国威瑞森公司以1300亿美元向其英国股东沃达丰回购股份,使当年流入美国的外资净值大幅减少,导致2014年美国吸收外资大幅减少至860亿美元,仅相当于2013年的三分之一。

在全球跨国投资不振的大背景下,中国吸收外资也受到一定影响。另外,受到劳动力等成本上升、相关产品市场需求增长放缓、企业经营不善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跨国公司对其在中国的业务进行了调整。今年以来,不断有舆论担忧中国吸引外资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还有人认为,中国现在更侧重于民营企业、国内企业,对外资企业不那么重视。实际上,中国政府一再重申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外商投资企业在华发展仍充满机遇。中国吸引外资规模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已经连续23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的首位,且经济新常态下引资质量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

高含金量投资有增无减

2014年,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总体保持稳定,外资继续对中国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状态稳定,盈利和纳税好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4%,占全国总额的46.1%。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税务总局数据,2014年1月至11月,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7万亿元,增长10.3%,高于全国平均增幅5个百分点。2014年1月至9月,外商投资企业缴纳税收1.9万亿元,增长8.6%,比全国税收增幅高1个百分点,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为19.4%,比2013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由于劳动力工资和生产成本持续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的外资企业将生产基地迁往低收入国家,但流入中国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外资却有增无减。自2011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首次超过制造业比重以来,服务业已经成为吸收外资新增长点。2014年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上升,达到55.4%,高出制造业22个百分点,达662.3亿美元。这也反映出外资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各项改革有力促进了吸收外资规模和质量提升。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促进了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数量显著增长。2014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38万家,同比增长4.4%,扭转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提高了投资便利化水平,极大激发了市场投资热情。

吸引外资前景乐观

综合来看,我国吸引外资的前景乐观。首先,国内政治稳定、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各领域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对全球资本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次,中国现阶段人口红利并未消失,在劳动力数量保持优势的同时,劳动力素质近年来明显提高。通过教育和培训,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工成本仍是中国的5倍至6倍,制造业回流仍未成趋势。此外,中国不断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外商投资权益和知识产权保护,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当然,也要看到,全球跨国投资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近几年的发展是下行的趋势,目前还没有反弹的迹象。受新兴市场劳动成本上升等影响,一些制造商近年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迁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从双向国际投资角度看,中国经济新常态也意味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两者新的平衡关系。去年我国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大规模“走出去”和高水平“引进来”是今后的重要着力点。

业内人士表示,外商投资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