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平:“不怕事儿大”的舆论心态要医治
龙虎网讯 3月15日,有媒体以《网曝常州红十字会某领导“坐拥”300万豪宅欺压邻里,当事人矢口否认》为题,报道武进红十字会一名工作人员的普通邻里纠纷。由于文章中涉及“领导”、“豪宅”、“欺压邻里”等关键词,很快引起公众热议,红十字会无辜躺枪,热点迅速从邻里纠纷转移到公职人员的作风问题上。而随后的武进红会回应中称,该单位工作人员与邻里因房屋漏水存在纠纷属实,并无“欺压”一说,也无“300万豪宅”。纠纷另一方施女士也表示,对方没有说过自己是红十字会“领导”。
巧合的是一个月前的2月15日,常州地税也曾无辜躺枪,惊动全国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一开始就想把祸水引到“常州地税干部”公款吃喝的问题上来,企图转移热点。出乎网友意料的是,常州地税及时澄清了“天价鱼“消费者不是该局地税干部职工的事实,哈尔滨有关方面舆情处置的自作聪明,激起了全国网民的公愤,导致了哈尔滨旅游市场秩序的大整顿。
纵观两起舆情事件,舆论“不怕事儿大”的心态已成为一种“病态”。任何事情、任何新闻都想往大了说,都喜欢往怪处写,刻意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故意往公众关注的热点上靠,硬生生把民事纠纷和涉嫌腐败搅到一起,甚至想通过这种舆论的压力,迫使一方当事人失去在合法合理解决民事纠纷中的话语权和平等地位,达到舆论制造者的其他目的。由此可见,舆论“不怕事儿大”说到底也是一种“暴力”,它不仅在伤害一方当事人,也在伤害整个社会。
可以想象,一个社会的舆论如果不善于引导公众理性客观地看待热点问题、公正公平地解决身边问题,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添油加醋”、“煽风点火”,甚至不惜“拉人下水”,那么极易造成公众对国家社会秩序的仇视,对公平正义信心的丧失,甚至造成公众在处理具体事务时情绪的失控,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和精力用于澄清事实。这些结果的产生,不仅有违任何一个舆论参与者的公德和责任,也是公众不愿接受的。
两起舆情事件再次证明,公众期待医治舆论“不怕事儿大”的病态心理。任何舆论参与者都有责任还原事实的本质。事件的当事人要本着不夸大、不缩小的态度,依法依理解决问题;新闻的传播者更要本着对事实负责、对专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引导公众理性解决问题,柔化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政府职能部门更要积极引导舆论道德建设,促进舆论规范形成。
“良言一句三冬暖,伤人一语六月寒”,一起普通的邻里纠纷闹的沸沸扬扬,其实于双方当事人都不利,对事情解决不利,对彼此心情不利,甚至对身体都不利。因为当舆论的“暴力”撕毁原有的秩序后,双方当事人心理的阴影是很难抹去的,而这一切传播者是从来不愿负责的。
善待他人,便是善待自己。舆论也应该倡导善良的真实。
来源: 中江网 编辑: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