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新区中简科技自主知识产品打破国际垄断
2008年,常州高新区着眼于碳纤维产业,引入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进高性能碳纤维重点项目。8年间,中简科技在总经理杨永岗和其团队不懈努力下,公司ZT7系列碳纤维,率先实现在该领域的全面稳定批量应用,率先应用于国内最新型国防装备,抢占了国产高性能碳纤维制高点,成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国产ZT7系列碳纤维的唯一供应商。常州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斌说,常州高新区要先行先试,在高、新、特上不断取得成效,为全市和全省转型升级作更大贡献。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4月,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原碳纤维课题组组长杨永岗博士带领技术团队和T700级碳纤维制备技术落户常州,成立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无论是政策环境还是创新创业环境,都比较适合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我当时就从山西带领了近20人的博士、硕士和工程专家,来到常州,扎根常州,开始创业。”中简科技总经理杨永岗说道。中简科技承担着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高性能碳纤维重点项目,是国内第一家以T700级碳纤维工程化为起点,以全系列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为发展目标的碳纤维厂家,更是国内第一家实现T700级碳纤维稳定产业化的厂家。目前,中简科技已实现T300级、T700级、T800级的工程稳定化和M40J石墨纤维的关键技术突破。
碳纤维是一种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的新型纤维材料。
在座落于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的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看他们自主研发和生产的一卷卷黑色或白色的“尼龙丝线”。不听介绍,根本就不会把这些“丝线”和飞机制造挂上钩,但事实上,飞机上可以看见部分的90%用这种叫“碳纤维”的“丝线”制造,并且它已经用于我国的航空航天领域。该公司技术团队因为碳纤维领域的技术创新荣获了科技部颁发的“航空高性能碳纤维创新团队”称号。 中简科技总经理杨永岗介绍,碳纤维是一种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的新型纤维材料。它以石油中的聚丙烯腈为原料,先像化纤厂一样生产成聚丙烯腈纤维,然后再做碳化处理。经过碳化处理的“丝线”,含碳量在93%以上,重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数10倍。它“外柔内刚”,是新一代增强纤维,而且雷达检测不到,是航天航空领域的重要战略物资。
由于碳纤维是重要国防战略物资,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就对中国进行碳纤维技术和生产装备的禁运。1989年起开始从事高性能聚丙烯腈碳纤维研发的杨永岗,在具备了足够的理论基础和试验成果后,于2008年4月带领20人的技术团队落户常州,开展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工作。他们创建“中简科技”,希望做出真正实用、好用的碳纤维产品,填补国内该领域的空白。“虽然已经在实验室完成了T700级碳纤维的终试,但是从终试线到批量生产的工程线,这中间还是有很多困难,最难的就是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甚至连厂房、车间都要自己设计。” 8年的艰苦创业给今年49岁的杨永岗增添了白发。2013年成功实现T700级碳纤维稳定量产的中简科技,是目前国内第一家实现高模量碳纤维连续序列化制备企业,也是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国产ZT7系列碳纤维的唯一供应商。
中简科技瞄准的下一个目标确是,如何打破“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的国产碳纤维产业瓶颈。杨永岗表示,他们还将继续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碳纤维“掰腕子“,要瞄准国际碳纤维材料发展前沿,加快突破高端碳纤维制备的核心技术,并完善碳纤维研发生产及其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打造技术创新型国家级“碳纤维产业园”,把碳纤维打造成常州乃至江苏的“名片”,为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和碳纤维产业发展作更大贡献。杨永岗的不懈努力,也使他入围“2016年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
中简科技破茧成蝶的同时,常州高新区也在谋划推进碳纤维产业园。推进自主创新,培育高新产业,谋划碳纤维产业园,从一棵幼苗,到一株大树,再到整片森林,这就是常州高新区懂得创新、舍得投入、耐得住寂寞,孜孜以求的目标追求。周斌表示,常州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更要先行先试,高举高新大旗,在高、新、特上不断取得成效,尤其在体制机制上率先突破,为全市和全省转型升级作更大贡献。(王忠良 孙波)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