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春运高峰流量不敌小长假
“中国式春运”的在地观察
名气虽在,高峰流量已不敌小长假
常报全媒体讯 根据往年的春运经验,大小年夜的前一两天会是旅客集中返乡的高峰期。昨日从我市运管部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我市公路、民航的首个运输高峰期出现在2月4日,即春运第12天。当天,全市道路旅客发送量达16.1万人次,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5784人次。和往年同期相比,今年春运高峰期运量是下降的,这一点在公路运输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
道路发送量下降近一成
据常州火车站工作人员统计,春运启动后截止到2月4日,共发送旅客33.5万人次,“就比去年同期多了50位乘客。”工作人员介绍,节前铁路运输的客流高峰期出现在2月1日,比公路、民航略早一些,2月1日当天发送旅客4万余人次,这个客流量还不及这几年“五一”或“十一”首日的旅客发送量。据悉,5月1日当天,常州火车站的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
从常州国际机场的统计显示,春运启动以来截止到2月4日,该机场共实现旅客吞吐量近6.4万人次,其中,2月4日当天的客流量最多,旅客吞吐量达到5784人次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相较之下,道路旅客的发送量下降很明显。据统计,4日当天的全市道路旅客发送量较去年最高峰下降12%。其中,常州市区各大汽车客运站旅客发送量达4.1万人次,比去年最高峰下降16.8%。截至2月5日,春运前13天,全市道路旅客发送量累计达176万人次,同比下降近10%。
多重因素造成客流下降
这几年,铁路、民航、公路的建设不断完善,再加上旅客对返乡的要求也逐年提升,“辛苦了一年,回家时不仅要走得成,还要走得好。”市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说,这种分流显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持续,并最终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春运期间巨大的交通压力,也使得每一种运输方式在应对春运时,都显得越发平稳与从容。
当然,造成今年春运比去年同期更为寡淡的也不仅只有这一个因素。市运管部门的分析显示,今年春运期间遭遇了雨雪灾害天气对公路运输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大雪之后的冰冻影响,使得公路客运出现大面积停班和延误;另一方面,今年常州的大中院校放假较早,学生流提前在春运启动之前就释放完毕;此外,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今年不少企业提前放假,“一部分务工流,也已经提前返乡。”
(蕴轩 马静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