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去年GDP达6600亿元 "老板专业户"破50万户大关

13.01.2018  10:31

  中新网江苏新闻1月12日电(魏佳文)数据显示,2017年,常州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80亿元。截至2017年12月28日,常州“老板专业户”突破50万户大关,达50.02万户。

  11日,记者在常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述数据。据该局局长何革介绍,从1992年到2017年,常州“老板专业户”从10万户增长到50万户,增长了4倍;GDP从144.4亿元增长到近6600亿元,增长了近45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3.65亿元增长到518.2亿元,增长了近37倍。“可以看出,市场主体发展与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何革指出,尤其是2014年3月份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随着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3550”、多证合一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创业门槛大幅降低,审批效率大幅提高,“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环境大幅优化,全市“老板专业户”呈爆发式增长。据统计,改革近4年来,常州共新设市场主体28.28万户,数量已超过现有市场主体存量的一半;月均诞生市场主体6285户,对比改革前将近翻倍;每千人拥有企业数从改革前的27户增长到36户,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国19户/千人,全省35户/千人)。

  “截至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47.96万户,注册资本(金)8405.47亿元。”根据何革的介绍,常州民营经济已然成为市场经济的绝对主力。对此,记者了解到,常州民营经济占比在不断提高。1992年-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占市场主体总量比重从26.3%增长到95.90%,提高了近70个百分点。其次,常州民营经济增加值、税收贡献在稳步提升。1992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只有14.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0.32%;2017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108.5亿元,占比已经达到66.4%。同时,1992年,全市民营经济入库税收仅0.70亿元,占全部入库税收收入的1%左右;2017年上半年,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入库税收291.1亿元,占比达到66.5%。

  常州经济的蓬勃发展固然离不开数量众多的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的有力加持。近年来,围绕常州打造全国一流智能制造名城的目标,一批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市场主体正如“雨后春笋”般遍地丛生。在刚刚结束的常州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上,市长丁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积极培育发展“四新经济”。“目前,我市实有四新经济市场主体2.43万户,在全省排第4位。其中新技术1.88万户、新产业4849户、新业态593户、新模式41户。”在老板数量“水涨船高”的同时,企业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据悉,仅2017年,常州全市新设注册资本(金)3000-5000万元企业278户, 5000万-1亿企业366户,1亿以上企业290户,企业集团23户。企业发展量质并举,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