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帮扶向多元服务转型——无锡工会工作“六大工程”盘点之三
10月28日中午,无锡崇安区环卫工潘银兰第一个走进“爱心驿站”。只见她很快从微波炉里取出加热好的饭盒,再用筷子稍稍拨动一下,一股热气带着菜香扑面而来。她知道,她的环卫兄弟姐妹将从此告别冷饭冷菜的日子。
该区现有700多名环卫工人,他们拿着微薄的收入,干着最苦最脏的活,经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区总工会专门购置了一批桌椅、躺椅、空调、微波炉等物品,由环卫处安排场地,建成了6个“爱心驿站”。在这里,环卫工人可以吃上热腾腾的午饭,顺便打个盹儿。无锡市总工会将在全市铺开建设“爱心驿站”,让更多的环卫工人感受工会“爱心”的温度。
职工利益,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锡工会工作“六大工程”紧紧抓住“职工所需”这个着力点,积极探索服务职工新机制,由困难帮扶向多元服务转型升级。“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多高水平的精神性、文化性、发展性服务,以推动民生和谐来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无锡市委常委、工会主席陈德容这样解读工会服务职工的新内涵。
重点帮扶更及时更有力
今年34岁的农民工彭泽宝,10多年前从老家河南来滨湖区某企业打工。其妻子是一名残疾人,没有工作能力,且需要多次住院进行手术治疗,而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全家就靠彭泽宝每个月两千多元收入维持生活。最近他到滨湖区总求助,希望工会帮他介绍几份兼职,“再难再累也要赚钱救妻子”,没想到区总却很快给他送来3万元一次性救助。这份“重量级”的救助让彭泽宝热泪盈眶。
在“大关爱工程”中,滨湖区总工会突出加大困难职工帮扶力度,上半年对28名一线困难职工实施5000—30000元不等的重点救助。
帮扶服务转型升级,困难职工群体在无锡工会人心中的分量却不降反升。他们认为,促进民生和谐,更要关注“短板”,建立完善就业帮助、医疗互助、生活救助、学业资助、法律援助“五位一体”工会帮扶服务工作体系,加大对一线职工、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困难职工、劳动模范等重点对象的帮扶服务和人文关怀。
今年,该市全面提高市以上劳模待遇,上调企业退休劳模荣誉津贴,市劳模享受每人500元春节慰问金。最近市总又推出劳模休养五年计划,将每年筹措近200万元经费,分批分期组织市区3500名市以上劳模参加健康体检或休养活动,并优先安排生产一线,特别是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有毒有害岗位工作的劳模和在重大工程、重点学科项目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对象参加休养。
锡山区总工会出台《各基层工会爱心基金建设补助办法》,鼓励建立职工关爱基金。目前,全区有35家基层工会建立了职工关爱基金。南长区总工会利用现有各基层环卫所用房和作业段附近的城管岗亭、银行酒店大堂、单位门卫等社会资源,为一线环卫工设立了20个“临时休息点”。
作为传统帮扶活动“金秋助学”的创新升级版,惠山区总工会启动“关爱•圆梦”工程,招募爱心企业为困难职工子女提供勤工俭学、社会实习的实践岗位,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生活补贴,进一步扶持他们就业。今年暑假,124家企业成为“关爱•圆梦”工程首批社会实践基地,提供854个勤工岗位,564名学生报名,最终有463人对接上岗。
无锡德信微特电机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公司拿出50个岗位,接纳了洛社镇的60多名困难学子,把他们按不同特长分成小组,安排到环境设施较好的车间,每个岗位还有老师傅一对一指导讲解。
大学生小秦的父亲去世较早,靠母亲一个人挣钱把她抚养成人。暑期里,洛社镇总工会与几家企业沟通,经过反复比较,为她挑选到一个满意的岗位,圆了小秦带薪实习的“梦想”。经过一个暑期的打拼,小秦挣了2000多元钱,心里充满了感激。
精神关爱激发职工正能量
无锡索尼数字公司有一间15平方米的“谈心室”,周一到周五工作日的午休时间,工会主席吴圣法和另外4位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工会干部都在这里度过。两年来,近70名员工从“谈心室”走出后,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人也变得精神多了。吴圣法告诉记者,许多员工在工作、生活中积累了很多负能量,需要一个倾诉的机会,把怨愤倾倒出来。工会这时稍加指点,他们就能跨过心灵的门槛,激发出无穷的正能量。
在救助特定群体的同时,无锡各级工会把帮扶服务从关注困难职工群体、劳模先进群体延伸到广大工会会员,探索建立工会会员普惠制平台,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位于城郊结合部的广瑞一村社区,因为交通便利,吸引了450多家企业在此落户。由于企业微小、职工分散,大多数职工被纳入社区联合工会管理,服务深度不够、与会员群众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比较突出。
今年3月,社区工会着手成立“职工十五分钟服务圈”,依托社区服务大厅和新市民综合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将帮扶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职工家庭,开展职工政策咨询与维权、生活援助、学习培训和文化服务,广大职工不出社区就可基本满足各种需求。运输公司一名职工被炒,两个月工资没拿,到社区工会求助。社区工会当场联系企业主协调解决,使职工第二天就拿到被扣的工资。
崇安区以职工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建设“职工十五分钟服务圈”,在就业帮助、医疗互助、生活救助、法律援助“四位一体”基础上,拓展文化服务、心理咨询以及多样化的生活后勤服务,满足职工群众的个性化需求,仅上半年就服务500多人次。
今年7月,无锡威可楷发斯宁科技有限公司一名员工在车间意外身亡。事发现场的吴师傅等5名员工,心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从开始的失眠、抑郁到后来发展到无法正常工作。公司人事部门迅速向新区总工会新成立的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7月25日上午,新区总工会特聘心理咨询专家周元对吴师傅等人进行了心理疏导。经工作人员回访,这些员工已经正常上班了。
无锡新区外企云集,职工人数超过30万。外企员工在高效的管理下,从事着高节奏高强度工作,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缓解职工精神负担,新区总工会启动“职工心灵关爱工程”,组织了一支由70余名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工会工作者组成的服务队,轮流到心理咨询室开展服务,对职工进行精神关爱。
洛社镇有一块关爱女职工的金字招牌——女职工健康服务中心,其“悄悄话”心理咨询室累计对37人次女职工及职工子女心理疏导。“最成功的一次,是让辍学在家11个月的困难职工子女回到学校,去年底评上三好学生,妈妈现在一脸幸福。”洛社镇总工会副主席张玉琴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筹建有20人规模的咨询师团队,将心理干预延伸到广大职工中开展团体辅导,用行动帮助职工体面劳动、尊严生活。
一体化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
拥有1900名员工的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工会成立伊始,就积极建设“职工之家”,职工服务站、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培训中心、乒乓球室、健身房等一应俱全,为职工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前几年我们聘用了几十个新疆员工,来自无锡对口支援的克州阿合奇县,公司为他们开设清真食堂,单独空出一个楼层给他们做宿舍。”公司工会副主席陈秀丽说,“他们感到在新日工作非常舒心,不少人已准备在无锡安家落户。”
无锡工会在“大组建工程”中,积极推动“会、站、家”一体化建设,将组建工会、创办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建设“职工之家”统筹结合,倾力打造基层服务型工会,打通了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
服务职工的前提,是把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最大限度地吸纳到工会大家庭里来。面对众多小型分散的非公企业,无锡市总加快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的步伐,探索出“四依托”、“四覆盖”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的新模式,实现了网络覆盖、园区覆盖、楼宇覆盖、市场覆盖,全市农民工入会超过100万人。他们还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了全市律师行业工会联合会和全市会计师行业工会联合会。
上半年,无锡宜家家居零售有限公司工会正式成立,标志着锡山区的7家世界500强企业实现了工会组织的全覆盖。区总积极推进全区基层教育培训、维权阵地、帮扶平台、技能提升、文体活动“五位一体”职工之家建设,大大增强了工会的吸引力。
前不久,崇安区江海街道办事处与“小林民生工作室”签约,将该街道金宁社区的低保金初审、人口及经济普查、再就业工作、残疾人服务等公共服务项目,交由这家社会组织承担。
“小林民生工作室”其实是一家劳模三创工作室,由无锡市劳模、金宁社区工会负责人林月萍于2014年4月份创办。她把社工理念融入工会工作,工作室有中级社工师3人、初级社工师1人。“通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解决了基层工会帮扶服务力量薄弱、能力结构单一等问题,将更好地为职工提供个性化服务。”
新区工会多年来积极实施“工会之友”培育计划,努力争取众多外籍总经理对“会、站、家”一体化建设的支持,目前已表彰了近百名“工会之友”,为30万新区职工建起了一个个温暖之“家”。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一天,无锡理昌科技有限公司外籍总经理白井昇刚刚参加了每月一次的员工生日会。这样的场合,是一线员工直接向高管反映问题并寻求及时解决的好机会。当天,一些员工提出对公司小卖部的关东煮气味不能接受,白井昇立刻让小卖部停掉该项业务。平时公司遇到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都会通过工会与员工充分沟通再作出决定。关心支持工会工作、经常与员工“无缝”交流的白井昇,连续两次获得“工会之友”荣誉。
日资企业松下能源无锡公司有员工近5000名,其中60%是女职工。公司“职工之家”专门设立了孕妇休息室、哺乳室,配备了冰箱、纯净水、取暖器、保温包、沙发等设施,有医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在两年一次体检的基础上,工会还为女职工每人追加了一张互助卡,凭卡免费享受一次妇女病检查。这些人性化举措,让员工们真切感受到了“职工之家”的温度。 (谢丹娜 赵宏 陶睿 屠小华 樊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