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要问效 花钱要负责——泰州市财政局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泰州市财政局积极探索推进以构建“大绩效”工作机制、加强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近三年来,累计评价项目476个,涉及财政资金15.46亿元。
一是构建“大绩效”管理机制。将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有机结合,横向上,构建财政部门牵头、项目单位自评、主管部门评价、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五位一体”的“大绩效”工作机制;纵向上,形成“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目录筛选—项目实施跟踪—项目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公开—评价结果运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二是强化预算绩效目标编报。推进实施“五统一”、“五转变”,即:统一工作布置,实现申报绩效目标和预算编制的双向融合,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向“两促进、两提高”转变;统一操作系统,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在同一平台操作,推动操作系统向“一体化”转变;统一项目申报,将预算绩效信息全部纳入项目库管理,推动预算绩效目标随预算项目库向可持续、长效化管理转变;统一审核流程,将预算绩效目标审核纳入预算编制审核流程,推动绩效目标由“形式审核”向“实质审核”转变;统一批复绩效目标,作为部门预算执行和项目绩效评价的依据,推动预算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转变。
三是创新绩效评价方式。2014年首次采用“整体委托、独立评价”的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已实施的41个支出项目(资金3.89亿元)独立实施绩效评价,发现问题218条,提出建议203条;对绩效目标进行事前评审,涉及人才、环保、文化、工贸等领域7个预算资金项目(资金5500万元),核减预算552.54万元。在评价过程中强化智力支撑,要求中介机构聘请的市外专家人数必须占60%以上。
四是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推行重点评价结果向市领导报告、专项资金绩效目标事前评审报告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提交市人代会审议等制度。2014年市“两会”期间,将相应的绩效评价报告印发给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阅。市人大常委会将预算绩效改革列为年度重点督办工作进行跟踪督查,并专题听取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