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高邮市获批 江苏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至13个
记者今天从省住建厅了解到,江苏共保有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6座。
中国江苏网12月2日讯(通讯员 曹旭超 记者 罗鹏)近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江苏省高邮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同意将高邮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此,高邮成为全国第130座,江苏第13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记者今天从省住建厅了解到,江苏共保有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6座,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32座,中国历史文化街区5处,拥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数量均列全国首位。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上,江苏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高邮获批,缘因古城风貌和文化特色
《批复》中提到,高邮市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古城传统格局和风貌保持完好,邮驿文化和运河文化特色突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明确江苏省及高邮市人民政府,要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深入研究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明确保护的原则和重点。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划定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编制好重要保护地段的详细规划。在规划和建设中,要重视保护城市格局,注重城区环境整治和历史建筑修缮,不得进行任何与名城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活动。
其实早在1995年,高邮就已成为江苏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高邮正式向国务院提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今年1月,由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组成的评估考察组实地考察后认为,高邮完全具备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
“高邮古城至今仍保存着相对清晰完整的古城格局和肌理,城南、城中、城北三个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仍然保存较好,古街古巷参差错落,还有大量的传统民居。世界文化遗产盂城驿,和馆驿巷、马饮塘等邮驿文化遗存是古代邮驿制度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省住建厅规划处处长施嘉泓告诉记者。
据了解,高邮将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体系,健全保护机制,依据经省政府批准的《高邮历史文化名称保护规划》,严格保护古城格局和整体风貌,逐步实施传统街巷和历史建筑的修缮整治,确保历史文化街区和各类建筑遗存的原真性,彰显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魅力。并不断完善古城基础设施,改善古城居住环境,探索建筑遗存的利用方式,保持古城的活力,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夯实法制基础,推进保护规划全覆盖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直重视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施嘉泓介绍说,1982年和1986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2批共6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7座城市位列其中。2007年后,无锡、南通、宜兴、泰州、常州先后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江苏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开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经基本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制度。2002年,江苏出台《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奠定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的法制基础。2008年出台《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导则》,为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提供了技术指导。南京、苏州、扬州、常州等地也先后颁布和出台了一批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保障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另外,江苏还积极推进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促进了各类遗存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截止目前,全省16座历史文化名城已全部完成保护规划,90多处历史文化街区已有一半以上编制完成保护规划。、
这些保护规划既重视各类遗存的严格保护,又兼顾利用与发展。苏州就是这方面的优秀范例。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早在1986年就提出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多年来一直坚持“保护老城,发展新区”的空间战略,古城的历史风貌得以完整保护和呈现。
延续城乡文脉,探索遗存利用方式
十八大提出“注重传承城乡文化和保留历史记忆,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江苏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积极探索保护和利用的新途径,将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可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
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和老城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和难点,为避免大拆大建破坏历史遗存,江苏明确提出“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模式”,在保护前提下改善基础设施,保护居民利益。比如扬州东关街、镇江西津渡等历史文化街区都是按照这种模式,在保护的前提下,实现了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效益的多重提升。
“各地也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对遗存利用,也都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途径。”施嘉泓举例说,南京的名城山水环境、历代都城格局和主要历史城区得到较好保护,提出对历史资源“找出来、保下来、亮出来、用起来、串起来”的积极保护与整体创造思路,通过历史轴线、河湖水系、传统街巷、绿地系统、文化廊道等将分散的历史资源等组织成网络空间结构,以突显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特色及环境风貌。另外,南通“一城三片、城河相依”的城市格局、淮安“四湖一垠”自然环境和“三城联立”城市格局等空间特色均得到彰显。
据透露,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如皋眼下正在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省住建厅也将积极支持并做好相关工作。
2016年12月2日《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