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体系
09.01.2015 13:26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农村产权交易服务——19个镇街交易市场建成举槌,鼓了村民“钱袋子”
1月5日,溧水区农村产权交易所大厅,和凤镇2814渔场鱼池发包开标会正在进行,13名投标人、鱼池产权所属行政村代表、区公证处公证员等,几十双眼睛盯着评标委员现场唱标,再过一会儿,鱼池承包经营人将首次由竞选产生。“虽然最终年租金从原来的26万元竞价到74.6万元,我还是心服口服。”最终以每年每亩848.8元租金中标的侯为顺说,所有操作都是透明的。
这个产权交易市场是去年8月溧水在南京市首家成立的区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截至昨天,该市场已达成各类农村产权交易2.12亿元。
“去年,南京市农村综合改革重头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之所以风生水起,与包括溧水区这个交易市场在内的2个区级、19个镇街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成不无关系,没有这些承载平台,农村产权交易便无从谈起。”市委农工委副书记马洁峰说,在这些市场里,各镇村农民和村集体的土地、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租赁权等,全拿到“台面”交易,一年租金多少竞拍结果公示上全写着,村民年底能分红多少全都看得到,每家每户承包地一年流转费在竞拍中翻几番,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实现了,农户“钱袋子”真正鼓起来。
在高淳区砖墙镇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镇长赵文祥指着交易显示屏说,去年镇上的木樨村有390亩螃蟹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要流转,蟹农们第一次走进竞拍室公开竞争,不再像往年一样站在蟹池边自己私下商量价格。最终168万元的成交价比标底价高了40万元,平均每亩流转价格增加1025元。“这是过去私下交易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赵文祥说。
“农民和村集体土地进场交易后,成交价高出标底价的案例,现在已司空见惯,农民‘钱袋子’也因此越来越鼓。”马洁峰说,这与南京市各区、镇、村结合各自农村产权交易实际需求,建设和运营产权交易市场的做法分不开。
溧水区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陈斌说,他们的做法是先易后难、先统后分、强制进场,先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权属关系清晰的农村产权入场交易,再探索农村房屋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产权入场交易;先明确各类农村产权统一在区交易所开展交易,运行成熟后可按交易额界定,小额产权的授权在镇(区)平台交易;农村集体产权及5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要求一律通过区交易所交易,没有区交易所鉴证的交易无效。
农村金融服务——质押2146亩承包地经营权,从银行拿到300万元贷款
“今年合作社有机大米种植又能增产不少,市场销售多挣钱后,社员分红肯定能增加。”昨天,高淳区东坝镇和睦涧村支部书记魏统田高兴地说,半个月前,村里443户农户把2146亩承包地流转给高淳区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再由区农村产权交易所鉴证、确认、备案后,合作社把这些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质押给高淳区农商银行,成功拿到300万元贷款。有了这笔钱,合作社就能提前订购优质有机良种、有机肥等,而这笔贷款的发放开了南京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先河。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开展农村金融创新,南京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市金融办相关处室负责人姜晓东说,去年南京市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信贷投放、稳健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探索扩大“三农”贷款抵质押物范围试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完善了全市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较好保障了农民农业生产收益。
其实,早在和睦涧村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成功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从银行贷到款之前,去年7月,六合区一家茶场合作社也通过社会小贷公司、社区、镇政府、企业等四方协议方式,以600亩茶园承包经营权质押方式,实现社会融资100万元。“南京市在农村金融创新上不断有亮点。”一家商业银行负责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的工作人员说,《南京市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出台后,涉农小微企业也被纳入农村金融扶持范围。以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目前已覆盖四分之三涉农镇街,全市已开业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有46家,已累计发放贷款280.4亿元,贷款余额66.5亿元。
综合为农服务——2000平方米“全能”服务中心,生活文娱医疗一站搞定
理发室、农贸市场,党员之家、人大代表之家、农民之家,医疗卫生室、计生服务室、图书阅览室……这些看似不搭边的服务,全集中在溧水区洪蓝镇陈卞村便民服务中心。有3350人的陈卞村,由于距集镇较远,过去村民购物及文化娱乐没地儿去。去年区供销社和村里共同出资300多万元,建了这个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村民的生活、文化、娱乐等一站搞定。
溧水区委农工委副主任徐伏云说,陈卞村便民服务中心不但解决了村民因地处偏僻带来的生产生活服务难题,还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中心里有“两超一院”,即生活、生产资料超市和“庄稼医院”;还有文体活动室、村民电教室等,并可代办邮政、电信、旅游、保险等业务,代收水电费、代订报纸杂志、代办法律事务、社会保障、职业介绍等。
而浦口区则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全方位、一站式的新型社区服务载体——居民消费合作社,并力争在区内大型城乡社区实现该合作社全覆盖。目前,该区已在9个街道16个社区联合建设18家居民消费合作社,经营服务面积4000平方米,入社社员4000多名,服务居民10万多人。
“对于农业农村来说,为农服务最基础的是能否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实用的服务。”市供销社区县业务指导处处长姜跃宁说,去年南京市在各相关街道都成立了植保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家庭农场开展病虫统防统治和农田全程机械作业服务。特别是江宁区谷里街道成立了家庭农场联盟,不仅为农业园区内的示范家庭农场提供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服务,还提供植保、农机、粮食收购等统一服务,实现了家庭农场长效健康发展。
作者:韦铭 何益丰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09.01.2015 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