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互联网+农业”引领小多肉形成大产业

10.02.2017  21:34
        近年来,具有娇小身形以及肉嘟嘟叶片的多肉植物受到持续追捧,衍生出一批多肉族,养“”在市民当中已然成为新风尚。“80后”王勇就是典型的多肉植物“发烧友”,2015年他和其他几个“肉友”共同筹建了南京多肉植物园,碰撞出了属于“多肉”的激情火花。
        2月6日,正月初十,笔者来到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晶明村的南京多肉植物园,虽然已过了春节假期,但园内前来挑选“肉肉”的顾客络绎不绝。“今天人算少的了,春节你要来这里根本走不动。”忙活间隙,王勇抬头与笔者搭话。“都是冲着这个牌子来的。”指着挂在墙上的“华东地区最大的多肉植物园”宣传展示牌,王勇自豪地向笔者介绍,“这边是普通的玉蝶、桃美人、千佛手,那里是岩石牡丹、广寒宫、大叶轮园等珍贵品种,有近600多个品种,像不像进了‘多肉天堂’?
        说起创业之路,王勇说,有种误打误撞的感觉。“从十几岁起玩多肉,家里阳台上种满了多肉植物。”因为喜欢多肉,王勇因此结识了大批“肉友”。“以前多肉还只是一些小资情调的年轻人的专宠,现在几乎是全民种多肉。”在国家“互联网+农业”战略引领下,嗅到商机的王勇果断辞职,和其他几个“肉友”于2015年共同筹建了南京多肉植物园,“现在一年的利润是我在外打工收入的3倍。”王勇边敲着键盘收钱边和笔者唠嗑,“但说实话,如果没有政府规划支持,我这多肉园肯定搞不起来。”王勇告诉笔者,多肉园占地500多亩,而用电、供水、排水、水泥道路等基础设施全部由街道提供支持。“打造这个多肉园,政府花了不少钱。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培育,多肉植物园已汇聚了来自韩国、欧洲、国内的600多个品种,产品也从单一的多肉植物,发展到了花盆、营养土等围绕多肉植物全方位的销售格局,带来的利润也相当可观,据不完全统计,仅春节期间,多肉园就销售多肉植物近万盆,毛利润达10万元。
        自主创业获益的不只是王勇,还带动了低收入户就业创业。“园里共吸收了当地10多名低收入户进场打工,不仅每月有工资,还免费教他们种植技术。”王勇告诉笔者,未来将围绕家庭园艺及消费者新兴需求,通过产业链聚集,深度提升服务内涵,同时想把周边的种植户整合起来,把这里建成全国最大的多肉植物集散地。”王勇告诉笔者,“按现在的市场,跟普通的花卉、绿植大棚相比,种植多肉同样面积产生的效益要高出10倍以上。小多肉正在形成大产业。
作者: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