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防范诺如病毒致急性胃肠炎
市疾控中心发布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报告
提醒市民防范诺如病毒致急性胃肠炎
中国江苏网1月8日讯 都说养娃不易,当妈的就像身上装了个危险信号报警器,社会上一有个什么风吹草动,马上开启最高级保护模式,让孩子远离危险。
近期,在微信朋友圈里有个帖子被疯转,说近期北京、上海、东北等地发现一种新型病毒——诺如病毒,导致宝宝患上急性胃肠炎,各地儿科门诊爆满。消息一出,马上引起了妈友们的高度关注。现在在泰州一些学校也发现了这个病毒。那么,晚报今天就为妈友们科普一下,这诺如病毒是个什么东西,会引起哪些疾病或症状,孩子一旦感染了诺如病毒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昨天,市疾控中心发布《1月泰州市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报告》,报告提醒,去年12月份,我市出现过诺如病毒感染病例,本月诺如病毒致急性胃肠炎暴发的风险为“高”,市民要注意防范。
去年12月份,我市有两所学校报告急性胃肠炎疫情,现场对其中一起疫情的5名患儿进行了标本采集,经检测,3名患儿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目前,我市半寄宿制学校广泛存在,而经食物和饮水传播是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主要危险因素。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国内外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并且寒冷季节容易高发。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敬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病程一般2~3天即可恢复,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战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诺如病毒虽一般不会导致死亡,但其易导致病人集中发病,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市疾控中心提醒,本月中小学校和托儿所要做好晨检、午检和因病缺课监测工作,发现有呕吐、腹泻学生要劝导其及时就诊和居家隔离治疗,如发现聚集性疫情,要注意规范处置。
个人要注意卫生防护,如勤洗手,要尽量吃熟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学生如出现腹泻或呕吐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待症状消失后3天可复校上课。学校需定期开展清洁和消毒工作,如有学生在校内呕吐,需立即清理,并对污染场所进行消毒。
链接:
诺如病毒并非新型病毒 并未“全国迅速蔓延”
微信上广为传播的帖子称诺如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好像很神秘很厉害的样子。据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专家介绍,诺如病毒旧称诺瓦克病毒,并非“新型病毒”,早在1968年的美国就已暴发了一次大规模的诺如病毒急性腹泻疫情,在1995年,我国报道了首例诺如病毒感染,该病毒被实验室检测发现也有很长时间了。
据专家介绍,诺如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在寒冷季节流行。该病毒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但整体而言,2014年全国范围内诺如病毒的检出率和往年差不多,大致在10%-15%之间,感染率不是太高,称不上“全国迅速蔓延”。
诺如病毒主要造成胃肠道感染,所以曾被称为“胃肠道流感”。该病毒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传染性较强,通过接触、水源、食物、呼吸均可传播,且仅需10-100个病毒就可致病;二是以群发为主,好发于幼儿园、学校等人群集中的地方。不过,诺如病毒本身具有自限性,即使不吃药,一般扛两三天就好了。
专家称,其实诺如病毒不光感染孩子,对各年龄段人群的致病率都差不多。其之所以在孩子中表现得更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孩子在感染诺如病毒后出现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较成人更强烈。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