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民政局多举措保障困难群众节日期间基本生活
淮安市民政局积极谋划,统筹安排,采取有效措施,着力保障好困难群众春节期间的基本生活,把党委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帮助真正落到实处。
做好困难群众节日补助发放工作。省民政厅、财政厅下拨专项资金,对该市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城市“三无”老人、孤儿五类群体,按照每人100元的标准发放2015年“两节”补助金。该市各地也结合实际,制定了补助政策。此次节日补助惠及22万多名城乡困难群众,将于2015年1月底前发放到位,使困难群众与全市人民一起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
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通过开展市、县(区)、街道(乡镇)、村(居)四级巡回救助、应急救助等救助服务,将救助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实施更加积极的主动救助;建立救助信息员队伍,充分调动城市管理人员、治安巡逻人员、环卫工人、司机、社区工作者等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其及时做好发现报告、引导和应急服务,进一步畅通信息报告渠道;深入排查薄弱环节,跟踪监测重点区域,在发现或接到求助线索后,确保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并实施有效救助;拓宽救助范围,积极发挥救助管理机构在临时救助中的受理平台和服务载体作用,对属地来淮寻亲不着人员、在淮暂未就业外来人员、流浪未成年人、返乡受困的在淮务工人员和部分困难家庭,进行临时性救助,确保困难群体安全过冬。
组织协调春节走访慰问活动。春节前做好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赴各地走访慰问的组织协调工作。组织全市民政部门广泛开展节日走访慰问活动,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家中。同时,实地查看节日补助、低保金等各项救助资金到位情况。
做好城乡低保对象的救助金发放工作。及时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按标施保,确保2015年一季度低保金春节前及时发放,充分发挥低保制度在民生保障中的兜底作用。
开展2015年“情暖江苏 爱在淮安”春节慰问活动。市慈善总会将针对家庭成员患重特大疾病的低保户或低保边缘户进行慰问。省慈善总会下拨60万元,市慈善总会拨付220万元共计280万元分配给各县(区)。各县(区)根据要求进行慰问发放,标准为每户1000元。
适时启动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密切关注春节期间物价变动情况,适时对城乡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当月度该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超过3%时,督促各县(区)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孤儿、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按当地当月低保标准的1/12发放价格补贴,当价格指数涨幅超过5%时,补贴标准增加50%,确保困难群众节日期间的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受到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