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抢抓时机,切实开展收购,确保农民利益

02.07.2015  16:02

自5月26日江苏启动小麦最低价收购以来,扬州各委托收储库点认真执行最低价收购政策,严格规范收购行为,克服持续阴雨的不利影响,优化服务,扎实做好最低价小麦收购工作。截至6月23日,全市累计收购最低价小麦11.89亿斤,同比增长1.05亿斤,占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总量88.8%。

1.积极申报托市库点。按照《预案》规定的具体条件,结合本市库点仓容现状和小麦商品量等具体情况,全市申报并确认201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委托收储库点两批次共计134个,比去年增加26个。

2.抢抓时机加快入库。针对今年小麦收购期间阴雨天气较多的特殊情况,各委托收储库点一方面抢抓晴天,引导农民把握售粮节奏,主动延长工作时间,加快收购入库效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烘干机械的作用,使用前做好调试,使用中规范操作,确保高负荷下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减轻天气对收购的影响,努力实现全天候收购。

3.热情开展为农服务。主动为售粮农民提供整晒场地、风筛设备、代烘干等服务,落实休息场所,改善农民售粮环境。规范粮食收购行为,强化收购程序管理,提升现场服务水平和收购效率。加强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经营组织对接,积极开展延时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伸服务等多种措施,实现高效、快速、便捷收购。

4.严把入库粮食质量。按照《预案》有关规定,严把入库小麦质量关,动员和引导农民通过整晒等措施降水、除杂,交售符合标准的粮食,实现优质优价。入仓前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整晒、烘干、除杂等处理,确保质量合格、储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