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扎实推进安置帮教改革试点工作
根据省厅试点方案精神,南通市司法局突出三个强化、紧扣三大环节、优化三大平台,整合三种资源,有序推进安置帮教改革试点工作,在刑释人员衔接管理、过渡性安置、适应性帮扶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突出三个强化,推进改革创新。 强化组织保障。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均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深化安置帮教工作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定期对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专题督察指导。强化理念转变。通过举办张謇安置帮教思想研讨活动,挖掘和秉承“教养并重,以教为先”的救助理念,为安置帮教实务工作提供有效理论支撑。强化系统推进。组织人员赴两家试点监狱对南通籍预释放人员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后,制定贯彻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明确责任。
二是紧扣三大环节,狠抓工作落实。 创新设立回归加油站,确保有效延伸。通过优化设计衔接前置工作流程和内容,在监狱设立回归加油站,推动南通地区监狱“向后延伸”与地方“向前延伸”有机结合。推行帮教协议制,确保无缝衔接。目前,已有38人签订安置帮教协议。重点帮教对象接送率达到100%,一般帮教对象接回率达到80%以上。深化“五扶一促”,确保精准帮扶。刑释人员回归衔接后,县乡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及时组织对回归人员在生活来源、家庭婚姻、健康状况、工作技能等六个方面进行摸底调查,针对个性化需求,分别建立信息库,实现精准帮扶。
三是优化三大平台,提升工作绩效。 过渡性安置平台。全市建立刑释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103个,其中省级阳光就业扶助基地2个,市级基地13个,安置人员382名,其中“三无”人员36名。社工服务平台。积极做好刑释人员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和生活中的问题,确保刑释人员的思想、生活稳定。技能培训平台。去年仅市、县两级就先后组织技能培训17批次、832人,其中有62人通过职业技能鉴定,652人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经推介和就业指导,有465人走上就业岗位,363人自谋职业。
四是整合三种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整合社会资源。海安、如皋、通州等地相继成立安置帮教协会。崇川区成立的绿舟爱心超市,累计为困难刑释人员发放补助113人次,价值人民币4万余元。整合部门资源。整合财政、工商、税务、社保、民政、教育等资源,积极做好刑释人员帮扶工作。去年全市共为刑释人员自主创业减免税费60余万元,发放临时性救助资金40余万元,办理低保117户,解决刑释人员子女就学、升学、复学35人次。整合内部资源。依托法润江苏活动,各地组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刑释人员开展法治教育,提供法律咨询。去年共为刑释人员提供各类法律咨询769人次,审查经济合同124件,办理公证文书87件,受理法律援助24件,化解婚姻家庭、邻里等各类纠纷17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