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多措并举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盐城市农村人口比重大,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多,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大,据统计,该市目前每年有近100万劳动力外出务工,有近11万名农村留守儿童。近年来,盐城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构建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每年3月和9月,该市教育主管部门都要对全市“留守儿童”进行摸底登记,及时更新信息台账,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成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队伍。成立市教育系统“红烛彩云妈妈”巾帼志愿者服务大队、“红烛万年青”离退休志愿者服务大队等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动员和组织学校在职教师、退休老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现在全市有4000多名“彩云妈妈”结对关爱2万多名留守、孤贫儿童,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儿童、支持儿童的良好社会环境,社会反响强烈。
丰富“留守儿童”课外文体活动。各地依托学校与关工委联办的校外教育辅导站为平台,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节假日,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针对部分“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等,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
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层层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工作预案,构建并完善“留守儿童”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防溺水、防火、防骗、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等教育,让“留守儿童”掌握自救自护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