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在全国GDP百强市位次比"十一五"期末前移了14位
中国江苏网11月27日讯 (施伟吴生锋) “十二五”以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推进重点产业发展,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在全国GDP百强市中位次不断前移,从2010年、2011年列第54位,2012年、2013年列第47位上升到今年前三季度的第40位,比“十一五”期末前移了14位。
市发改委和统计局提供的相关资料表明,“十二五”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确立并优先发展汽车、机械、旅游、建筑、软件信息和食品工业等六大基本产业,其带动和支撑作用明显,有效推动了全市经济总量规模不断壮大。其中,随着上海大众仪征工厂、潍柴(扬州)亚星、江淮皮卡及SUV等一批投资2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先后落户,全市形成大众、潍柴亚星、江淮等三大整车生产基地和18家整车生产企业、400多家零部件企业、6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今年全市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80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485%,占全市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17.5%左右,成为工业经济提速发展、转型升级的“火车头”。软件信息产业作为全市尤其是主城区第一优先鼓励发展的基本产业,已形成以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和生态科技新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邗江区为主体的“一基地三板块”的发展格局,连续五年保持45%左右的增速,今年预计实现业务收入55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479%。作为全市经济的“压舱石”,机械产业形成了成型机床、电气机械、粮食机械、液压机械、建材机械五大行业集群,今年预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36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85.7%。此外,今年我市旅游业预计实现总收入650亿元、建筑业预计实现总产值3300亿元左右、食品加工业预计实现总产值230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111%、106.9%和200%。
重大项目快速推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市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头版头条”,严格按照“五可”标准强势推进。2012年至今,全市累计新开工10亿元或1亿美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355个,新竣工投产重大产业项目219个;沿江地区100亿元、沿河地区50亿元重特大项目实现了两轮“全覆盖”。从产业分布来看,已从过去造船、石化等传统产业占大头,变为汽车、机械等先进制造业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环球金融城、交通银行服务中心、万达广场、智谷科技综合体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助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为全力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我市连续两年出台“2号文件”,着力解决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净化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地给足企业政策红利,帮助企业提速发展、调优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改革创新,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力地破除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十二五”期间,我市先后调整和取消审批事项196项,深入实施“先照后证”、“三证合一”登记等工商注册便利化改革,探索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基本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等制度,切实做到了为企业“减负、松绑”。同时,专门制定出台了《支持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激发民间投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