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人大:积极探索财政监督新路径
新华报业网讯 近年来,丹阳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全口径财政预决算监督新途径新办法,实现了“五个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审查监督内容从“粗浅单一”向“全面细化”转变。推行全口径财政预算审查监督以来,人大财经工委加强与财政部门的联系沟通,共同研究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努力把预算编制得更加细致、更加全面。在今年人代会上,发放了一本厚达251页的财政预算审议材料,将全口径预算收支四本预算,以及全市所有74个市级部门和2个街道的收支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全部公开,做到了全口径预算公开全覆盖。 二是审查监督过程从“后续跟进”向“介入前置”转变。人大财经工委督促财政部门每年7月份布置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并全程参与,全面把握政府重点投资项目计划安排,深入了解预算单位支出需求,并与市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市级预算审核小组,对部门预算和政府专项资金逐个审核。 三是财政信息从“被动公开”向“主动公开”转变。从2013年开始,首先要求民政、卫生、环保三个部门在网上“晒”出预算,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去年,逐步扩大范围,公开了市级财政收支总预算和14个部门的部门预算。今年,全部公开了市级全口径财政收支总预算和部门预算,并不断细化公开内容。同时,人大作出的关于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等相关批复、决议都及时向社会公开。 四是预决算监督从“一般管理”向“严格约束”转变。注重把好预算执行的调研关,在半年和全年预算执行情况初审中,人大财经工委每年都抽取20个一级预算部门进行调研,做到届内对部门预决算调研全覆盖。督促财政部门提高管理水平,把好支出审核关。对预算单位连续两年结余及结转的资金收回财政统筹使用,对预算单位年度经费性资金指标结余,年终归零,真正做到“零基预算”。同时,督促财政部门把好政府采购关,对年初未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一律不得采购,严控一般性开支。 五是审查监督重心从“注重程序”向“程序绩效并重”转变。在人大的推动下,由财政、审计、人大财经工委三方主导,建立了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形成了预算编制和绩效管理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去年年底,首次举行镇村公交项目预算初审听证会,围绕近几年镇村公交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情况以及2015年镇村公交项目预算,专门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财政投入的绩效进行充分论证。聂刚健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