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商系统今年将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新华网南京2月4日电(周也琪 丁兆平 谈玮) 2月3日,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暨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南京举行。江苏省政府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王立科以及来自全省13个省辖市、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保税区的相关领导同志参加了此次会议。
王立科表示,“2014年,全省各级工商部门以改革统揽全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和’三证合一’改革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业活力,增添了发展活力,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机遇、新挑战,肩负着更重的任务和更大的责任。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一些短板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江苏省工商部门正处于管理体制调整攻坚期和职能转型关键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思想观念、运行机制、手段方法和队伍能力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问题,迫切需要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务实的作风,认真研究解决。关于2015年的全省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继续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二是大力加强市场监管,三是继续推进消费维权,四是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五是切实加强队伍建设。2015年,全省工商系统一定要紧密结合江苏实际,按照工商管理新体制的要求,强化‘主力军’的意识、责任和担当,主动适应分级管理和基层综合执法的新要求,坚持实行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一盘棋,打好整体攻坚战。”
江苏省工商局局长王元慧就2014年的总结以及2015年的工作部署作详细报告。她表示,2014年江苏省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抓改革、促转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2014年全年全年新登记企业30.42万户,注册资本(金)14396.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28%和47.38%,其中公司制企业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54.68%和74.05%。在承接国家层面 “先照后证”改革事项的同时,江苏省推出78项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到年底已有3.47万户企业办理“先照后证”登记。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各省辖市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并联审批和“三证合一”制度改革进展顺利,7个省辖市和部分县(市)区已推行并联审批系统,3个省辖市和6个县区开展了“一证三号” 试点工作。在全国率先推行电子营业执照签发管理系统,免费发放电子营业执照15783份。在“宽进”后的“严管”方面,王元慧介绍说,江苏省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自3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后,日均访问量达12万次。全系统立案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2.9万件,案值24.93亿元。全省集中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查处案件3100件,曝光典型案件13件。对电视购物、互联网等广告进行重点整治,查处违法广告案件2749件。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查处案件4224件。在民生维权方面,江苏省各12315中心电话一次接通率95%以上,有效投诉处结率100%,全年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和举报69.7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9亿元。
谈到江苏省工商系统2015年的工作部署,王元慧表示,2015年,我们要紧密围绕“适应新体制,当好主力军”的总定位,积极谋划推进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提升业务能力,加强队伍建设。主要有以下六点:一是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扶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二是切实转变监管方式,着力提高“严管”效能;三是构建协同共治消费维权新机制,改善优化消费环境;四是全面推进法治工商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五是坚持统筹规划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六是扎实推进体制改革,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在此次全省工商系统会议上,党风廉政建设也被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王元慧要求要全面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和省纪委的相关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全系统各级领导班子要牢固树立主体责任意识,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尽责任、抓落实、守纪律、讲规矩、重预防、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