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解读工业通信业八大热点
热点一
工业经济运行
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8.3%,2015年增长目标定为8%。
记者:请问如何看待2014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对2015年的工业经济走势又有何展望?
毛伟明:2014年全国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有效运行,概括为四个字:稳、调、促、增。
“稳”是稳增长,工业经济保持在合理的运行区间。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8.3%,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了9.4%,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1.1个百分点。
“调”是调结构,工业结构内部产生了积极的变化,高耗能行业的投资下降非常明显。从生产状况看,高技术产业得到了快速增长,高技术产业在整个制造业的占比从12.1%增长到了12.8%。而需要化解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几个领域,如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均是略有增长。2014年年淘汰落后钢铁3110万吨,淘汰水泥8100万吨,淘汰平板玻璃3760万重量箱,出色地完成了淘汰任务。
“促”是促转型,化解产能过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除了淘汰五大行业的落后产能之外,去年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行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按照绿色、生态、安全、文明的发展理念,去年全年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单位能耗下降了7%,为全国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工信部也专门实施了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今年仍然要在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治理大气污染方面作出工业系统应有的贡献。
“增”是增活力,创业创新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国务院在取消和下放300多项行政审批的基础上,专门下发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从政策鼓励、财税支持、激励创新、企业减负等方面推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创新创业的活力得到了充分展示。去年有2000多万户小微企业享受到了政策减免税的优惠,同时国务院专门下发了普惠性降税的措施,每年可以为企业和居民减少负担400多亿元。
总的来看,经济增长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的过程中,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产业发展中的亮点精彩纷呈。我国工业经济正在朝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方向加速演进,经济平稳运行的动力正在正常有序地转换。
2015年,从国际上看,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世界经济仍然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增速可能略有回升,但从总体上看,复苏疲软,不会有明显的改观。反观国内,改革红利在进一步释放,宏观调控的办法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有效性,创新驱动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结构调整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潜力具有足够的回旋余地,为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空间。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工业系统应该作出应有的贡献。
黄利斌: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我们提出了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的目标,尽管这个目标比2014年的实际情况要低一些,但我们认为这仍是一个不低的目标。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档,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力转换,要完成这个目标仍然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热点二
两化深度融合
将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深化工业和互联网的融合。
记者:现在推进两化融合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工信部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下一步会有哪些措施进一步推进两化融合?
毛伟明: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现在业内人士都在谈“两个IT”的深度融合,即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这是下一步发展趋势,如何下工夫做好这篇文章,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关键之举。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在两化深度融合上作出了明确要求,工信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目前看来效果非常明显,主要反映在几个方面:一是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二是在信息化基础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不断加快,三是基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业态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去年一个很大的亮点是服务业在三次产业当中的比重再次超过了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对于整个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尤其是信息消费在里面占了很大的比重。去年整个信息消费达到了2.8万亿元,增长了18%,尤其是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12万亿元,增长了20%。信息消费带动了相关产业1.2万亿元的发展,对GDP贡献约0.8个百分点。网络零售交易额已经达到了2.6万亿元,增长了41%。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也是两化融合的一个成果体现。四是智慧民生,比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十分显现,使人民群众在两化融合中也得到了实惠。
当前,要加快两化深度融合,首先应该在认识水平上向更高层次迈进,切实把它作为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核心要求,要把更多更好的、已经能够成熟运用两化融合的智慧城市、智慧工厂、智慧车间的典型和示范更快地推广。能够更有效地集成政策,包括人才的培养,使两化融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具体下一步的考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信息化很重要的一个体现是在智能制造上。现在德国提出的工业4.0,美国的再工业化,或者叫再制造业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发展的方法手段。目前在制造业领域一个很强的发展趋势就是三化:信息化、网络化、智慧化。
二是要深化工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很多专家学者讲,原来我们基于互联网的发展态势主要是生活互联网,下一步可能是生产领域的互联网、生产资料领域的互联网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和发展。例如,物联网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去年预计整个物联网的销售收入可以达到6000亿元,增长30%以上。这几年物联网发展的综合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应该说充分体现了发展的强劲势头,尤其是在技术领域,得到了很快的提升,比如传感器、射频技术、TD-LTE、芯片设计制造,在这个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享受了物联网带来的成果,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电视机,包括用于健身的智能手环,都体现了传感器和射频技术的应用。另外,车联网现在发展速度也非常快,今后汽车将是行走在公路上的智能终端。
三是围绕两化融合建立标准化的推广体系。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研制、发布和国际化,对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典型进行认定和推广,使更多的企业能够在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方面取得有效提升。例如,很多企业专门拿出车间来做智能化车间应用,以利于通过典型的推广在全企业和全系统推广智能化应用。
四是尽快使两化融合能够在民生领域得到更大推广。例如,很多社区医疗广泛应用了信息化的手段,使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偏远地区的患者通过远程医疗能够享受最高级别医院医生的诊断、服务和指导。智慧民生在下一步会得到很快的推广。
热点三
民资入宽带接入市场
3月1日起宽带接入市场对民资开放,采用三种模式,其中资本合作模式和宽带转售模式不需要重新申请批文。
记者:工信部已经发布了《关于向民间资本开放宽带接入市场的通告》,下一步将如何加强对宽带接入市场的监管?
闻库:去年年底,工信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向民间资本开放宽带接入市场的通告》,向民间资本进一步开放基础电信领域,这是进一步推进电信业深化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举措,目的就是要拉动民间投资,扩大信息消费,促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业务服务水平的提升,提高宽带的性价比,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这个文件发出之后将在3月1日开始实施。文件提到三种模式:一种是建设宽带接入网络基础设施;另外两种模式是资本合作模式和宽带转售模式,后两者不需要重新申请批文,但是建设宽带接入网络基础设施需要申请批文。
从监管的角度说,为了保障工作的积极稳妥推进,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通告》当中我们对基础电信企业和民营企业分别提出了要求,在开放试点过程中主要是围绕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不断进行跟踪、总结,及时解决市场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加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热点四
网络治理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政府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工信部将继续落实软件促进政策。
记者:近日有报道指出,中国屏蔽了新一批的翻墙软件,也有评论指出中国互联网自由开放的程度堪忧,请问网络防火墙目前最新状况?政府是否担心升级网络防火墙会影响到互联网的活力?
闻库: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在世界上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上,我们取得了很大成就。TD-LTE基站目前布有70万个,到去年12月底4G用户超过9000万户,这些4G用户看起来是手机用户,但实际上是广泛使用宽带的移动用户。在中国,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也是非常有效的,发展不错的企业大概有40%~50%的增长率。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取得的成就,大家都可以看到,这一切都源于中国政府对互联网企业发展营造的良好政策环境。
在中国发展互联网一定要按照中国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一些不良信息应该按照中国法律进行管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的情况出现一定会有新的政策管理措施跟上。
热点五
互联网骨干直联点
7个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全面投入使用,对地方经济的带动和促进、互联网的发展和优化、用户服务和体验都有积极影响。
记者:有报道称新增的7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已经正式投入运行了,请问此举对改善互联网通信质量有哪些影响?
闻库:截至2014年10月1日,7个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全部建成,经过两个多月的试运行,目前已全面投入使用。7个直联点的建成,对地方经济的带动和促进、互联网的发展和优化、用户的服务和体验,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效果已经初显:一是网络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全国网间带宽大幅度增加,跨网的访问速度明显提升。根据测试,增点地区的过网访问速率平均提高了1~2倍。二是网络安全性能得到提升,原来流量转接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点,一个点要出故障,对网络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现在分散到十个骨干直联点上,北、上、广的网间流量压力明显减少,全网流量更加均衡,各个骨干直联点之间相互备份,安全系数大大增加。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互联网网络架构,继续提高互联网的互联互通质量,研究在更多地方,建设多功能、多层次的直联点或者交换中心,同时管好、用好已经建好的直联点,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热点六
软件产业
工信部将进一步落实《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记者:软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信息安全意识增强的背景下,我国对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软件产品需求更加迫切。工信部作为软件主管部门,有哪些举措来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闻库:软件和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在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消费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各个领域当中影响越来越大。工信部高度重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相关政策对于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在内的所有软件都适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落实这个文件,把软件工作做得更好。
热点七
新能源汽车
2014年共生产83900辆新能源汽车,建成了723座充电站、28000个充电桩。
记者:去年监管部门发布了电动汽车生产准入暂行规定,但很多企业反映现在的准入门槛过高,同时一些市场分析提出,按照现在的规定,入围的企业被要求具有三年以上研发经验,同时具备整车试制条件等,这等于是直接把一些互联网企业和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拒之门外。对于这种说法你怎么看?未来是否有可能降低准入门槛?
郑立新: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整个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对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2014年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年共生产了83900辆新能源汽车。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桩建设、充电站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已经建成了723座充电站,28000个充电桩。
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的不断落实,充电桩、充电站的建设也将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支持政策,例如,从2014年9月1日开始,免征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从9月份到12月份,一共有将近4万辆新能源汽车享受了这个政策。从行业的发展来看,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行业发展呈现出非常好的势头。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准入规则,考虑到了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实际情况和将来的发展要求。随着产业的发展,我们将不断完善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热点八
企业减负
全国和各地区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已经对外公布,并且建立了常态化的公示制度。
记者: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企业经营很困难,下一步有没有什么更多的措施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郑立新: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简称30号文件)。30号文件一个最突出的亮点是通过清单制度来规范涉企收费。一是建立了严格规范的涉企收费设立权限,取消地方和部门擅自设立收费项目的权限。二是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明令在清单之外不能收费。三是规范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从源头上规范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收费。四是完善企业举报和督办制度,加大对清单之外违规收费的监督检查。这个文件在企业界和全社会的影响非常大,文件发布之后工信部作为减轻企业负担部级联席会议的牵头单位,组织各个部门、各个地区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30号文件的要求,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涉企收费清单制度逐步建立,全国和各地区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已经对外公布,并且建立了常态化的公示制度。
二是在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全国普遍性降费,建立扶持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每年为企业和居民减轻负担在400亿元左右。各省取消、停征、减免涉企收费的项目,每年为企业和居民减轻负担在1000亿元以上。
三是减轻企业负担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短时间当中,联席会议组织了两次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各大媒体对减负工作都进行了专题报道。通过媒体和各个方面的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了减轻企业负担的良好氛围。
四是建设了覆盖全国3000多家企业的减轻企业负担的调查信息平台,及时了解企业负担的变化情况,并且建立了全国和各省市企业的举报和督办制度。
五是进一步完善了减轻企业负担的工作机制,建立了新的联席会议制度。
下一步,我们工作的重点仍然是抓好国务院30号文件的贯彻和落实,完善和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推动中央部门和各地区行政审批前置收费清单尽快公布,建立全国涉企收费项目库,并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加大对清单之外违规收费的曝光和查处力度,建立和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