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绝症坚持工作只为导弹打得更准 他用"半身"谋打赢

29.06.2015  10:53

  新华报业网讯 “七一”前夕,驻镇江某部召开表彰大会,追授导三营少校助理工程师宗科为“优秀共产党员”。6年前患上绝症,右半身失去知觉,生命进入倒计时,他坚持左手工作,只为导弹发射更快、打得更准。

  “搜索指挥车发现目标,方向东北,距离24公里!”导弹车迅速隐蔽,雷达快速搜索目标,战车迅疾出击,12秒化解一次空袭。而过去,这一过程需5分钟。6月9日,这一战法在浙江湖州长兴某机场驻训点展现威力,参与研发的宗科却看不到了。“要不是生病,宗科绝对是带兵打仗一把好手。”演练指挥员、该部潘部队长非常惋惜。

  2008年底宗科被确诊为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回单位前,他向卫生队长李震球请求说:“我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我说两个愿望:病不要告诉家里人,不想让他们担心;回单位后把病说轻一点,我还想参加训练。”数月后,宗科如愿参加攻关。

  2009年底,颈椎处肿瘤开始压迫神经,宗科走路一瘸一拐。“他说只是术后反应,没啥大碍。”连队四级军士长单海峰是扶着宗科走回来的:“我们以为手术后就没事了,后来他工作一如既往地拼。

  他放不下工作,总在实验室不断推演方案,寻找新战法。2012年8月,“整体联动、交替加压”战法研发成功。2013年10月,他主创的“隐蔽待机、短距出击”战法成功运用实战。去年9月,他研究出“空情综合集成”创新战法,自己却倒在工作台,被送进医院。主治医生、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周梦良获悉后发火:“他的病需要静养休息,怎能连续加班?他的脉氧量只有92,差一点连命都没了!

  不少成果是宗科用半边身子创造的。在“蓝军班”大厅,唯有“计算裁决员席”空着,这便是宗科的战位,别人的主机、鼠标都摆右边,但宗科的却在左边。

  宗科不是左撇子。“他右手不能动了,只能靠左手敲键盘。”“蓝军班”负责人卢思充说。宗科第一次手术后,11颗肿瘤摘除7颗,但剩余4颗仍压迫神经,渐渐右手失去知觉,再是右腿、右半身,最后连喘气都十分困难。他却没有停下研究,一篇2万多字的论文,他左手20多天打完。

  去年12月3日,宗科突然找到营教导员唐宏成:“教导员,我这两天早操想请个假,头实在太疼了。”唐宏成知道,宗科这次头痛肯定非常严重,他才会开这个口,因为生病6年来他没缺席一次训练。军务股长刘士亮回忆,虽然动作不标准,也不一定能跟上大队,但他总是一步一步地坚持着。“我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军人。

  这次请假,离宗科走到生命尽头仅剩4个月。如此燃烧生命,缘自对军人身份的热爱。宗科初中时的教导主任罗正田回忆,教室后的黑板上贴满学生写下的愿望,宗科的愿望卡就一句话:我要做一个军人。高考结束后,宗科径直填报军校。

  此后,他便一直在追逐军人的梦想:打赢。他23岁成为单位历史上最年轻的主打站操作手,发射过6枚导弹;27岁成为“蓝军班”最年轻一员,参与研究10余项创新战法,编写27篇学术论文。本报记者陈月飞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