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业经济保持8%增长 凸显高新行业引领效应

23.03.2015  22:33

      3月18日,首台 “汉风重卡”在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下线。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说,“用三年开发的新一代重卡,代表了国内最先进水平,将力争在三年左右使重卡基地销售超百亿元”;
  今年以来,落户南京江宁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公司订单充足,年产量有望达到1万辆,销售增长四成以上;
  以亨通集团为代表的苏州光电缆企业,以光纤到户、4G牌照发放、电信骨干网络重新布局等为契机,加快创新,加快生产,当前产值增幅普遍超过10%。
  作为制造业大省,工业稳,则经济稳。专家介绍,2010年开始我省工业经济一直领先全国。同时,工业经济对全省经济的贡献也超过六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今年以来我省的工业经济开局成为观察全省经济态势的重要窗口。
  省经信委最新发布,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713.7亿元,同比增长8%。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我省工业经济开局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但增速有所放缓,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尽管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但我省制造业领域不乏亮点。省经信委新闻发言人周毅彪说,“8%的工业增长速度,对经济发展能起到比较好的支撑作用。特别是这几年增长后劲比较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了很好的后劲和足够发展的前景。
  资料显示,1—2月全省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以移动智能手机为主导的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增长27.5%。医药行业不仅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2.5个百分点,投资也增长了16.8%。
  “今年以来,高技术行业对增长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省统计局副局长伍祥介绍,前两月全省高新技术行业实现产值4227.1亿元,同比增长8.8%,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幅,对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6%,比上年提升12.1个百分点。而高耗能行业产值低于规上工业2.9个百分点,同比回落3.7个百分点。
  用电结构中,1—2月以现代装备为主的先进制造业用电增长9.4%,黑色金属冶炼、水泥制造等高耗能行业用电增幅同比回落8个百分点。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今年以来我省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明显加大,投资增长21.4%。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前两个月全省20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10亿元,进度明显好于往年。海安莫塔人造金刚石等16个项目完成年度计划20%以上,苏州国产安全服务器等25个计划开工项目启动实施,开工率29%,创下历史新高。而石化、钢铁等6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幅延续了去年大幅回落的势头。
  当然,全省实体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可以高枕无忧了。相反,新形势带来的是更多挑战、更大压力。
  虽然近期我省主要出口产品船舶、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等出口有回暖迹象,但外需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2月,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仅540点,不及去年同期一半,货物进出口需求相当疲软。苏州市2月PMI指数49.4,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击穿50荣枯分界线。全省工业生产出厂价格继续下跌,已连续38个月处在下降通道中。市场需求相对不足,对工业经济的压力不言而喻。
  工业经济“稳增长”,就是要保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中高速,在合理的速度支撑下加快调结构。
  实现这一目标,各界人士认为应把眼光聚焦在培育增长点、加大有效投入、拓展市场空间等关键环节上。
  苏州市副市长盛蕾表示,“要加强服务保障力度,突出抓好重点新兴产业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新增长点项目的动态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今年起,该市中利集团将在5年内投资100亿元,赴泰国兴建1GW光伏电站,同时在青海、宁夏、新疆投资建站。
  去年,无锡市制造业领域新兴产业营收比上年增长13.2%。保持并放大这一势头,扩大投入壮大新兴产业,成为该市当下稳定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抓手之一。副市长曹佳中说,要用比上年增长13%左右的工业投入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在不同行业建成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和智能产品标杆项目,通过组织物联网、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等应用示范推动产业发展。
  “确保全市工业经济换挡不失速、量增质更优,首先要做的是定向调节、挖掘增量。”南通市副市长黄爱军说,围绕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的应用,今年南通力争技改占工业投入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同时建立1000家重点企业和100个重大项目“直通车”联系机制,以打造优化政策、服务企业的“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