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基为中国制造2025护航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2015年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2015行动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相关人员告诉记者,2015年,工信部将继续开展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加快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据透露,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已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任务和重点。
夯实工业强国基石
现阶段,我国工业大而不强的特征十分突出,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主要原因之一是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这“四基”基础能力薄弱,严重制约工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工业基础能力,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我国在2025年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战略基石。
获初步成效
2013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工业强基专项行动的通知》,正式启动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
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工业强基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初步举起工业强基工程的旗帜。明确了工业基础内涵,形成了体系化推进的思路,并进行了有益探索。工业强基工程已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成为全行业共同推进的重点任务。如江苏省近两年来紧密结合该省实际,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项目储备,加大政策支持,全省上下形成了高度重视工业基础能力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落实财政专项资金,解决了部分重点基础领域的关键问题。开辟了专项支持工业强基工程的资金渠道。积极探索创新组织方式,在重点选择上,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注重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注重解决产业链的瓶颈问题;在具体要求上,做到目标明确,细化重点产品或技术的关键指标和实施目标,让企业更有目的地承担项目。两年来,围绕重点突破,瞄准重点装备和重大工程,解决关键瓶颈问题,在部分领域取得初步成效。如江苏武进不锈钢公司与宝钢上游供应商,钢研总院和上海材料所等科研院所以及东方锅炉厂等下游用户建立产业联盟,合作开发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不锈钢管实现产业化突破,促使进口产品交货价已由40万元降到20万元左右,不但能够解决我国重大工程卡脖子问题,也为国内企业节约资金数百亿元。
具三大亮点
《2015行动方案》指出,今年,工信部继续将工业强基作为6+1专项行动之一,深入开展工业强基工程,重点围绕“一个中心、三个关键环节”体系化推进,即以加强顶层设计为中心,着力抓好应用牵引、平台支撑、重点突破等关键环节。
2015年主要目标为:加强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完善政策环境,引导各类要素向工业基础领域倾斜。遴选10项左右基础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和基础工艺,探索创新组织模式和保障机制,推动开展示范应用;选择10个左右重点领域,完善管理办法,探索创建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组织模式,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围绕重点装备和重大工程需求,针对节能汽车、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现代农业装备、机器人、电子信息等领域,聚焦重点方向,组织实施示范工程,推动一批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突破工程化、产业化瓶颈,提升部分关键领域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能力。推动1500家企业建立实施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在20个左右产业集群开展区域品牌建设试点,遴选推广30项左右全国质量标杆,为400家左右工业企业提供质量品牌诊断服务,促进工业质量品牌基础能力提升。长远目标为: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实现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有力保障制造强国建设。
工信部规划司相关人员表示,推动工业强基,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坚持,《2015行动方案》是前两年工业强基工作的延续。与前两年的《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相比,《2015行动方案》具有三大亮点。
一是加强“十三五”工业强基发展战略与政策预研,联合中国工程院持续开展工业强基战略研究,发布工业强基发展报告。根据重点领域基础产品和技术路线图,研究编制工业“四基”发展目录,引导未来2~3年要素集聚。
二是围绕航空航天装备、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节能汽车、现代农业装备、文物保护装备、工业机器人、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开展“四基”攻关,通过公开招投标等方式,联合财政部组织实施一批示范工程。
三是加强工业强基示范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完善管理办法,组织对2013年和2014年示范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中期考核和结题评价。
此外,为保障2015工业强基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2015行动方案》指出,工信部将加强规划引导、强化协同推进、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