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新闻要关注人的故事
“如果采访对象是一座房子,你可以在外面转,形容它有红色的屋顶、黄色的砖墙,但是这样的描述说明记者没有走进去。如果记者走不进去,读者又怎么可能通过记者的报道了解事情的真相呢?”《中国日报》国内部记者崔佳的比喻给《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0月26日下午,崔佳向记者讲述了她做记者的感悟。
电话+百度写不出好稿
2009年,崔佳进入《中国日报》国内部工作。从那时开始,崔佳便与新疆结下了不解之缘。从2009年参与新疆采访团报道,到当年被派驻《中国日报》驻新疆记者站,崔佳的许多优秀稿件都源自对新疆普通百姓的关注。
2013年“4·23”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崔佳再次走进新疆采访。“我看到了铁门上的一片黑点以及地上的一摊黑色痕迹,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血迹。当时我就在想如何通过我的描写,为读者还原现场的惨状。”被烧毁的房子只剩下几面残破的墙,受害者家属帽子上缠着的白布条,因为愤怒两只手紧紧攥着矿泉水瓶……崔佳在稿件中进行了许多环境和人物细节描写,这篇聚焦普通人痛苦、愤怒、坚强情感的《色力布亚:恐怖的一天,痛苦的回忆》获得了2014年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崔佳说:“从前新闻里的伤亡人数在我心里只是一串数字,只有来到现场,才意识到这些看似冰冷的数字实则代表着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当记者几年来,崔佳从未感到枯燥,因为如果不是这份工作,自己可能永远没有机会见到这些人,听到这些故事。崔佳说:“每次一有突发事件,《中国日报》的记者都会抢着要去一线,因为靠电话+百度是写不出好稿子的。记者不应坐在办公室,而是要深入基层,深入新闻现场。”
外国读者要与当事人“面对面”
在英国学习、媒体工作的经历让崔佳认识到中外读者阅读习惯的不同。外国读者倾向于从人入手了解新闻事实,在记者塑造的情境中,与新闻当事人实现“面对面”的交流。
记者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要走进受访人的生活。从2009年10月开始,崔佳用一年的时间采访伤者、受害者家属、参与事件的民警,完成了“7·5事件”一周年封面报道。“其实找到这些人聊一聊也许几个小时就能结束,但是这种采访跟我用一年的时间持续关注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外国读者希望与新闻当事人产生关联感,这种关联感要由记者搭建。”崔佳说。
考虑到外国读者更希望了解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崔佳还采写了一系列展现新疆各民族特点的稿件。其中为了呈现锡伯族的历史,崔佳与摄影记者坚持与锡伯族人一起重走西迁路线。“十几天的路程风餐露宿,我们带着睡袋,走到哪儿就采访到哪儿,几次被锡伯人对祖先的情感、对民族的热爱所打动。”记者感动了,写出来的稿子才能打动读者。这篇名为《重走西迁路》的稿件和摄影作品被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博物馆永久保存。
介绍新疆各民族的稿件出来后,崔佳受到了很多外国读者的好评。她说自己做报道常带有一种使命感,因为《中国日报》是许多外媒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国外读者喜欢看中国人的故事,我在写作的时候会注意切口要小,但背后反映出的却是某个新闻热点、社会问题,这也是做深度报道应该坚持的东西。”
采访时要像一张白纸
2014年在新疆驻站,崔佳在完成报社报道任务的同时,自己策划了反恐犬的选题。“当时与驯犬员不熟,我就先跟他们聊天,让他们放松下来,再进行采访。”崔佳跟着反恐犬一起训练、出任务,完成了这次包括集合视频在内的全媒体报道。
崔佳很爱笑,让人感觉亲和力十足。“许多人问我为什么总能采访到别人问不到的细节,我觉得就是要变‘傻’,把自己变成一张白纸。”崔佳认为,记者在采访前虽然会做很多功课,但在采访时一定要把事先获知的信息倒空,完全投入地与采访对象交流。
阳光真诚的性格让崔佳与采访对象都成了朋友。“我不认为采访一次就结束了,有的时候我甚至不把自己当做记者。”崔佳有一个本子专门记录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平时也会给他们打电话聊天。从这些朋友中得到的灵感也帮助她完成了多个精彩选题。
谈到记者的职业精神,崔佳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去现场的欲望、求知若渴的好奇心,以及要做就做好的敬业精神。“大家都说我是苦中作乐,但其实我不觉得苦。我热爱这份工作,因为我的报道能给我带来很宝贵的收获。与付出相比,我得到的更多。” (尹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