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劳模”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据新京报报道,花费2980到29800元,参加“2016杰出劳动者全国劳动英模五一座谈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领取奖牌、奖杯、勋章。5月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在钓鱼台国宾馆参加开幕式和颁奖仪式。而此前两天,活动的“主办方”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却在官网上发布紧急声明否认举办活动。
这是一场典型的“山寨”颁奖仪式,这样鱼目混珠的故事我们近年已见识过不少。登台的主角大都是真真假假的“中”字头协会。今年4月份,民政部陆续曝光了3批共228家“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和这次“山寨”劳模颁奖的运作手段一样,这些组织敛财手段主要是发展会员、收取会费,发牌照、搞评选颁奖活动收钱等等。
不过这次的中促会并不是“山寨”组织,它称自己被盗用了名义。然而虽然中促会事先发声明否认,该会副理事长滕道阳却因“人事关系”公然出席,证实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承办方北京中视观察国际文化传媒中心还是中促会的会员单位,只是最近没有重新登记。至少说明该协会的内部管理有多么混乱,而这种现象并非孤例。
纵观这些“山寨”颁奖仪式,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点。一是爱打“中”字头组织的名义,有的是境外注册,有的是盗用,“以政府光环包装自己”。二是爱在钓鱼台国宾馆等政治意味明显的地方搞活动。此外,再拉上一些领导干部、社会名流“站台”,找几家“主流媒体”报道。如此包装下来,一般民众自然真假难辨。
骗子利用了人们迷信官方、贪慕荣誉的心理。比如这次“山寨”劳模的承办方坦言,参会者“都是老年人,发个奖杯安慰一下”。正是利用了老年人认知固化、信息闭塞的弱点。不乏有些受骗者抱着将错就错的心理,花钱买个奖自我安慰。
不该苛责受害者眼睛擦得不够亮,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山寨“颁奖”敢于如此明目张胆?组织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中促会副理事长嘱咐记者不要报道,“一曝光我就会被开除”。可是最奇怪莫过于,这种事好像除了媒体,没有人主动调查。似乎瞒过了媒体,就万事大吉了。
从世奢会、孔子和平奖再到山寨“劳模”,这些把动静折腾地震天响的人大都不是纯粹的“野路子”,总有一根若隐若现的线显示他们是“有背景的妖怪”。在曝光之前,他们狐假虎威、安心捞钱而无人过问;曝光之后,有关方面则切割了事。结果就是屡扑屡起,难以断绝。
这些打着“官方”旗号敛财的“山寨”奖项,骗取了无知民众的钱财,也消费了国家机关的公信力。不应该坐视它们横行,而要依法惩治,并及时堵上那些被钻过的空子。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