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奖,新华日报曾报道她为何墙内开花墙外香
新华报业网讯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4日凌晨,81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在纽约登上了拉斯克奖的领奖台。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获得的世界最高奖。过去,有三分之一的拉斯克奖得主获得诺贝尔奖。
正当国人一边骄傲一边疑问,为何这么杰出的科学家在国内还是“三无”(无博士学位,无院士称号,无海外留学经历)人士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者”和项目另一参与者向北京一家媒体透露:“屠呦呦既不是最先发现青蒿提取物抗疟作用的人,也不是首先分离到抗疟有效单体的人,这些研究成果也不是在她指导下取得的,将功劳全归给她一人,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事实不符”。著名科学科普网站“果壳网”也登出所谓“科学八卦”文章,指屠呦呦不得人心,性格太差,霸道无理……
消息传出,公众哗然。网友“浪下吴烟”说,青蒿素没有国家支持、集体努力,肯定做不出来。但是,某个人的最原始的贡献往往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这也是国际大奖常常颁给某个人的原因之一吧。“单身祸害”则说,一个荣誉,似乎从全部研究人员,到行政、司机、清洁员,甚至家里的保姆都有功劳,应该一起受奖,这是我在科研单位的最大体会!
真相到底如何?记者找到目前所见关于屠呦呦与青蒿素关系最具科学精神的调查分析报告,这就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等人于8月22日发表的文章《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文中指出:“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肯定。”全国性抗疟研究计划“523任务”,是“文革”时期在军方领导下进行的。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本人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其提取物抗疟作用达95%到100%,这一方法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
饶毅文章发表后,仅仅过了20天,9月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
24日晚,饶毅亮相凤凰卫视“百科大讲堂”,透露屠呦呦的作用如何被确定,青蒿素研究为何在国内一直没有得到足够认可。
饶毅说,青蒿素有太多的争议,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是一个大协作项目,全国很多人参与。当时没有什么论文,1977年才发表第一篇论文,署名是青蒿素协助小组,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英文论文,署名是一大串作者,屠呦呦在中间。为了确定到底谁做了什么,他们查询了原始军方资料,与争议相关各方面人面谈,把录音收集起来,互为佐证,最后梳理出来,每个人做了什么。最终确定,屠呦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青蒿素争议严重影响了研究价值的确认。饶毅说,在存在很多争议的情况下,整个项目所有人得到的认可都很少。因为每次想认可谁的时候,就会有人写信举报。中国的文化是,“只要有争议,我们就不管,就丢在那里,所以只给了他们一些少数的奖,多数的奖都没有”。屠呦呦被提名过院士,因为有争议就搁置了。“中国文化不愿意面对争议。这样重要的东西,有争议就逃跑了,最后导致墙内开花墙外香。”饶毅感叹,“搞清楚争议一点不难,就是把各种东西摊开来看,只要你有勇气做完。有些时候,争议是进步最重要的方面。不要惧怕争议,要理性分析。”
饶毅也提到屠呦呦个性与细节上存在的问题,但并未让此干扰大局判断。在拉斯克领奖台上的屠呦呦是理性的。她强调,荣誉不仅仅属于她个人,也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我也想对许多发现青蒿素和临床应用做出显著贡献的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激和谢意。”
青蒿素发明功劳难确定问题,在现在还会发生吗?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屠呦呦这样“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况有其历史背景,当时处于“文革”期间,很多科技成果都是集体研究、集体署名,很难鉴定谁是第一发明人。而她此次拿到的美国拉斯克奖是“提名制”,主要由专家推荐,如果是申报制的话也很难实施。现在我们评奖,像屠呦呦这样的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为,现在各方面资料都比较规范,这个科技成果的第一篇论文是由谁发表的,第一个专利是由谁申请的,皆有据可查,清清楚楚,申请奖项时也就不会出现争议。前不久,《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草案)》刚刚通过一审,我省的科学奖励机制特意设置了“四道关卡”,要求评奖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公示,并且专门设立了专家库,评委都是随机抽取的,使科学奖励真正实现公开、公正、公平。
网友们还将青蒿素事件之争引向科研回报与奖励话题。网友“烦不了”在评点屠呦呦事件时便说,屠呦呦当初也不算是项目带头人,熬到80岁获得认可还是幸运的。在他们研究所,某项科研成果不断获奖,所长的荣誉“滚雪球”般增长,他的导师是技术核心人物,却永远“为人作嫁”,远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这让他们这些弟子无比心寒。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管理与区域发展研究所主任陈雯说,对科研人员要有宽松合理的评价环境。一方面,对成绩要一是一、二是二的认定,不能行政化,唯官阶是论。其次,要鼓励探索,允许失败,这样,科研人员才不会将自己与荣誉、称号、评奖死死捆绑在一起。
饶毅在研究青蒿素史实时,“阅读了大量中国有关部门没有费时研读的材料”。他认为,“要让理智讨论占主导地位,把非理智边缘化。缺乏理智,也是中国文化的缺陷。”也许,随着国际大奖光耀中国青蒿素,还会有更多的名分之争,需要有关部门直面问题,确认成就,让所有付出过的人共享青蒿素的成就与骄傲。
本报记者吴红梅王晓映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