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申购”居民“众筹”物业“联盟” 多元共治,社区治理常州新样本
新形势下,社区民警所面临的考验,更多从治安防控向提升社会动员、社区治理能力转变。常州市公安局新北分局三井派出所社区民警徐卫星探索采用政府“申购”、居民“众筹”、物业“联盟”等形式,调动起社区居民和行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一“多元共治”新做法作为社区警务管理的重大创新获常州市公安局推广,省公安厅最近给他记了一等功。
不出警务室,也能知晓社区事
三井派出所下辖飞龙社区实有人口2.6万余人,社区警务人口信息采集维护工作量很大,而社区共有13名工作人员负责信息统计、外来人员管理等。徐卫星告诉记者:“社区警务中很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就是信息采集,而社区居委会很多工作与此重合,把这块力量联合起来,警方就多了网格管理员、信息采集员。”
有徐卫星定期授课,这13名网格管理员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38岁的许洪霞主要负责傍晚入户采集信息,饶有兴致地和记者讲起老徐传授的入户调查“技术”:“进门前先观察水电表,表不转就代表这户人家没人;再看门把手下方,如果有灰,也代表长期不住人;进屋看鞋,上桌看筷,和户主聊天时,眼睛在屋里转两圈。有次入户走访,我看到一户人家的茶几下有锡纸和吸管。老徐带人去一查,发现他果然是个‘瘾君子’。”
有了网格管理员采集到的信息,社区民警有针对性地“二次上门”入户走访。根据这些信息,今年以来警务室更新常住人口信息1000多条,其中18条线索为破案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还通过申请见义勇为基金等形式,建立信息激励机制:一条有效人员信息1元钱,一条有价值的破案线索100-500元不等。”徐卫星说。更多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13个小区的300多名楼道长、“红袖标”、志愿者和物管人员都成了信息源。“王妈家儿子去北京工作了”“楼上租户估计搬走了,听不到噪音了” “对门新搬来两名年轻男子”……大量信息汇聚过来,让徐卫星不出警务室尽知社区事。
“众筹”安全管理,群众获红利
晚上9点到凌晨6点,是徐卫星为社区百姓众筹的“神剑保安”工作时间。他们两人一组在小区往来查看,守卫着居民安全。
夜间盗窃案件高发,而13个小区过去只有8名夜巡辅警。徐卫星设想通过居民“众筹”加强夜间安保力量,即物业公司从居民所缴物业费中拿出一部分钱,专门聘请神剑保安公司维护小区及周边安全,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小区物业出钱购买安保服务,保安公司负责专业保安的招聘、管理和巡防的实施,派出所负责提供电台、装备及业务培训。区、街道两级综治办专门拨款,设立群防群治奖励基金。
一个小区众筹一组神剑保安,只需在每位业主一年物业费中让出30元,小区更平安,物业费收缴率也相应提高。大名城、绿都万和城等3个小区最先尝试,当月辖区内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1.2%,环比下降16.4%;大名城小区至今“零发案”。
而辖区“飞龙群众”中,也不乏治安防范好手。“飞龙新苑对面马路上有几个小年轻围着车子转,老徐你要不要来看看?”徐卫星给记者看“红袖标”叶倩发来的微信。叶倩是名保洁员,工作时常会发现一些可疑人员的线索。“他们消息灵通着呢!靠着这些‘眼睛’,所里破掉了案值数千万元的非法集资案和特大假酒案。”徐卫星说。
政府购买服务,专业社工竞标
去年7月,飞龙社区卫星e站服务协会和社会事务中心挂牌成立。依托两家社会组织,徐卫星根据社会治安管控面的需求,制作《创投申报书》,最终通过了三井街道的竞标审核,由政府出资购买,两家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人员为社区提供精细服务。目前,两家社会组织有全职社工5名、兼职社工20名,分别承担社区矫正、司法调解、精神病患辅助管控、反家暴、一键通服务等工作。
事务中心精神病患辅助管控人员、社工计科峰介绍:“社区共有14名精神病患,根据中心设计的方案,监护人、民警、志愿者、社工等联手实现多位一体的管控和关爱。”
65岁的汪产英曾在4家菜市场从事30年管理工作,如今是事务中心的资深调解员,楼道长没办法调解、社区推送过来的矛盾通常会转到他手上,一年调解纠纷超过百起。
“小矛盾不出小区,大矛盾不出社区,民间纠纷尽量不打‘110’。如果不行,调解员上报,启动大联调机制,调解员、警方、司法、民政共同参与。我们社区还没有出现一起因为矛盾纠纷引发的上访事件。”徐卫星说。
2015年,飞龙社区采集有效基础信息9000余条,社区矛盾纠纷同比下降21%,侵财类案件同比下降12.1%。这些数据背后,是居民的安心。
本报记者任松筠
本报通讯员沈益袁梦来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