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尾中华鲟“特种部队”被植入声呐标记

14.04.2015  14:21

  4月12日,在湖北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3000余尾中华鲟大军开始长江之旅。在这些中华鲟当中,有61尾属于“特种部队”——科学家在它们的体内,事先植入了声呐标记,沿江的监测站点,可以通过声呐接受装置,定位每一条中华鲟的行踪。现代快报记者将和环保志愿者们一起联动,接力为这些中华鲟护航。

  过去,科学家们追随中华鲟1800公里的长途跋涉,一路跑到长江口,而这一回,他们把观测的“接力棒”,交给了“护航中华鲟”的志愿者们。通过定位、观测这61尾中华鲟的洄游信息,来自长江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将获得中华鲟研究的基础数据。

  志愿者来自荆州、武汉、鄂州、安庆、铜陵、芜湖、靖江、南京、江阴等沿江城市,在这些城市的长江边,科学家早已将声呐接收装置布设完毕。现代快报记者和江苏的志愿者们已经各就各位,将在南京、靖江和江阴等待中华鲟过境的“接力棒”。

  4月12日放流活动当晚九点,位于放流点下游20公里处的宜都市红花套镇,第一个监测点已经接收到了40尾中华鲟过境的信息,今天,中华鲟将抵达荆州。

  2014年,中华鲟研究所首次对中华鲟进行了声呐追踪,在18尾中华鲟体内植入了声呐标记,来自最后一个监测站点——江苏江阴的数据显示,最终有2尾中华鲟突出重围,抵达长江口。

  中华鲟研究所的专家表示,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这61尾中华鲟当中的一些,不可避免将遭遇不测,针对这些“失联”的信号,沿江的志愿者将展开调查,对可能存在的威胁,比如污染、航运、涉水工程、非法捕捞等,进行了解分析。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