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这19句,就读懂“江苏2019”
过去的一年,“ 新华日报发表苏言署名文章 ”频频刷爆朋友圈,给网友留下深刻印象。
据统计,2018年,《新华日报》共发表 40多篇苏言署名文章 。“认真答好‘新时代三问’”“坚持三个‘第一’走在发展前列”“以‘回头看’力促‘向前走’”“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高质量”……
这些文章,着眼全球大势,立足江苏实际,纵论江苏发展,谋划江苏图景,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还讲“怎么干”,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历来被各界视为观察江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风向标和窗口。
有细心的读者梳理发现,苏言署名文章的不少论题与提法,比如,“新时代三问”“枢纽经济”“低调务实不张扬”“三项机制”“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高质量”,等等,后来都成为江苏的“高频词”“流行语”。
从去年12月29日到今天,《新华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接连发表四篇苏言署名文章,分别是: 《变中求稳要有“进”的信心》《优化结构要有“稳”的定力》《走在前列要有“新”的作为》《解放思想要有“深”的拓展》 。
稍加梳理,不难发现,四篇文章释放出重大信息——
首先 ,苏言署名文章自面世以来,都是以单篇的面貌出现的,而这四篇文章,在发表时间上是连续的,频率上是稳定的,一周一篇,在标题上是高度对称的,显然,这不是单篇,而是 一个系列、一个整体 。
正如网友所言,“四字苏言”主题重大,内涵丰富,读懂这四篇苏言文章,要把它们放在一起看、比较看。
其次 ,这四篇文章分别聚焦了一个字,它们是: “进” “稳” “新” “深” 。
“进”,讲的是变中求稳要有“进”的信心,着重强调的是当前江苏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遇到很大的挑战,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坚定信念,增强信心;
“稳”,讲的是优化结构要有“稳”的定力,主要是说在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不能走“回头路”,重拾过去走路的老路,搞粗放式发展,而是要增强转型的定力,坚定地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新”,讲的是走在前列要有新的作为,这主要是针对江苏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位次来说的,过去40年的发展,江苏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发展大局作出了很大贡献,未来江苏的担当和责任,就是要在走在前列方面拿出新的作为;
“深”,讲的是解放思想要有深的拓展,主要是说江苏靠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走到现在,也同样要靠它们走向未来,解放思想不能止步。
这四个字、四个方面涉及到江苏发展的各个方面,是江苏未来发展必须直面和认真解决的问题。可以说,读懂了这四个字,就读懂了江苏的2019,读懂了江苏的未来。
其三 ,过去的苏言一般字数在7、8百字左右,而这四篇篇幅较长,最短的1100字左右,最长的《解放思想要有“深”的拓展》1400多字。写到这里,可能有没认真看过这四篇文章的同志会问,这四篇文章在哪里?如果一篇一篇找来还要费点事。这里,观潮君为大家梳理了这四篇文章中的19句“狠话”。所谓“狠话”,其实是文字工作圈内的一句行话,就是这些话有思想、有见地、有新意,说出来掷地有声,听起来耳目一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金句”。
读懂了这些“金句”,基本上也就读懂了江苏的2019。当然,有兴趣读原文的,翻一翻“观潮”前面发表的文章,也就一目了然了。
1
如果经济运行大起大落,就不可能实现“进”,所以在变化变局中必须首先求“稳”。但如果不能适应新变化积极地“进”,没有新的优质增长点,那么经济运行的“稳”就是暂时的,也是不牢固的,长远发展就难以保证。
2
一些干部思想上容易把稳与进割裂开,行动上存在“不敢进、不愿进、不会进”等种种问题,表面看是缺乏“进”的信心、“进”的担当,实际上是对稳的认识不够深,没有准确把握稳的内涵、稳的方法、稳的路径。
3
我省处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关口,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结构优化亮点增多并存,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与外部形势复杂变化交织,以往发展赖以支撑的低成本出口、大规模开发建设、排浪式消费已经改变。
4
一艘巨轮在波涛起伏的大海中航行,要保持稳健,就必须迎着风浪全速前进,否则既无法稳住又容易迷失方向。
5
只有进,才能开拓空间、赢得更大机遇;只有进,才能支撑稳定、更好促进稳定;只有进,才能笑傲风浪、真正无惧变化。
6
以解决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进”,实现更加坚实的“稳”;以强化新亮点新动能支撑的“进”,实现更有活力的“稳”;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的“进”,实现更有竞争力的“稳”;以保障改善民生的“进”,实现更有温度的“稳”。
7
没有痛苦蜕变、何来华丽转身,没有浴火重生、何来一飞冲天?
8
必须清醒看到,优化结构,经济指标出现波动是正常的,有大环境多重变量的客观影响,更有我们调结构、转方式的主动作为,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必须付出的代价、必然要承受的阵痛;优化结构,既面临形势变化之“难”,更面临变中之机、倒逼之力;优化结构,绝非朝夕之功、必须久久为功。
9
江苏产业结构偏重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重化围江”仍然是一个严峻现实,生态环境负荷仍然是一个沉重负担。
10
这些发展的“拦路虎”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不能绕道而行,否则将来积弊成疴,解决起来难度会更大、代价会更高。
11
几十年形成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矛盾错综复杂,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有锲而不舍的耐心、坚韧不拔的意志,迎着问题前进、向着困难进发,扎扎实实地攻难关、补短板、啃“硬骨头”。
12
新的作为,必定源于敢为人先的创新创造,按部就班、亦步亦趋、机械僵化肯定不行;必定源于争创一流的卓越追求,甘于平庸、流于平淡、满足于小富肯定不行;必须脚踏实地、奋斗进取,任何好高骛远、标新立异、虚张声势都是不行的。
13
前进的路上肯定困难重重,但唯其艰难,才更需勇毅。江苏发展就是在克服一个个困难中走过来的、在创新创造中始终走在前列的。
14
要针对短板和弱项作好“补”的文章,针对“堵点”和“痛点”作好“改”的文章,针对特色和优势作好“扬”的文章。
15
江苏40年来的发展成就,是“一个汗珠摔八瓣”拼出来的,奋斗是江苏干部群众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鲜明气质。
16
提升抓发展的新本领、抓工作的硬作风、抓落实的执行力,以抓铁有痕的韧劲,攻克重重难关,把更多不可能变成可能。
17
能把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能把实践推升到什么高度,取决于我们学习领会、掌握运用新思想的深度。
18
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发展起来后的问题”横亘眼前,不深抓下去,就难以达成目标。
19
凡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凡是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历史上想解决没解决的遗留问题,都是我们思想“深拓”的发力点、工作“深抓”的突破口。
标签:
编辑: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