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养老,江苏有这些利好
7月28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江苏省“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顾潮及厅相关工作人员对规划中的民生热点问题予以解读。
新增就业超500万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三五”期间,江苏就业规模持续扩大,5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26万人,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十四五”期间,江苏将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与高端生产服务协同并进,积极拓展就业创业空间,不断提高就业质量,稳步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改善就业环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
针对今年部分毕业生尚未落实就业单位、就业压力大的现状,省人社厅就业处处长薛勇表示,省及各级人社部门将通过加强与教育部门信息衔接、畅通失业登记、开展基层走访等方式,将未就业毕业生及时纳入服务体系,根据需要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免费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对其中的零就业家庭、身有残疾等困难毕业生,优先开展就业援助。有求职需求的各类毕业生,可通过人社部门公布的求职小程序,或者到各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进行登记,寻求就业服务支持。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年增8%以上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江苏将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推进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每年调整增幅原则上不低于8%,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监管,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十四五”期末,城乡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将分别达到6150万人、2000万人、2300万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率90%以上。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催生了大量新的就业形态,外卖小哥、快车司机等职业应运而生,由于他们的工作有别于传统的“企业+雇员”模式,难以直接纳入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人员面临着相对更高的职业伤害风险。对此,省人社厅工伤保险处副处长陈韫竹表示,国家拟年内出台《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行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作为试点省份,江苏拟于下半年在全省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力争“十四五”期间逐步实现职业伤害保障政策惠及更多灵活就业人员。
培养万名高层次专技骨干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并且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规划提出,江苏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建设“G42+”民营企业人才人事综合改革试验区,“十四五”期末,新增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人数100万人次,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1000人以上。开展百万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养1万名高层次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加速海外人才“回流”,加快引进汇聚全球英才。
顾潮表示,江苏有厚实的技能技工基础,有许多在全国知名的能工巧匠,有浓厚的技能人才培养氛围,省“十四五”人社规划高度重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技能品牌的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聚焦经济社会和民生关切,全方位推进特色品牌建设,重点打造以“江苏工匠”为龙头、“江苏技校+江苏技工+江苏技造”为骨干的新时代江苏技能亮丽名片,提升“1+3”品牌群的认知度、美誉度、影响力。
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江苏将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健全企事业单位工资决定和合理增长机制,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机制,加强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进发布重点行业、新兴行业以及技能人才等重点群体薪酬调查信息,为企业合理确定工资水平提供更具针对性引导。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处长吴敏超表示,当前江苏劳动关系总体协调稳定,但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经济恢复不均衡等多重因素影响,劳动关系领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稳岗压力凸显,矛盾隐患增多。“十四五”期间,全省将以加强企业和职工协调劳动关系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体制机制建设,推进新时代江苏劳动关系工作高质量发展。(黄红芳)
来源: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