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少放点鞭炮为“春节蓝”多尽点力

20.02.2015  21:33

  “爆竹声声辞旧岁,一天烟霾迎新春”。大年三十早上“春节蓝”的兴奋劲还没过,一顿爆竹狂轰就变成了“春节霾”。传统的文化习俗和现代环境压力间该如何平衡?从我做起改变观念、移风易俗是关键。

  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最重要的民俗文化之一,也是不少地方年味儿的组成部分。但大量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确实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据统计,全国共有106个城市,在除夕20时之后至初一上午10时这一时间段内,空气质量指数达到过六级严重污染,其中河北、辽宁、北京等省市多地出现连续严重污染。

  与以前相比,烟花爆竹的环境承受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一线城市,人口数量和密度大大超过从前。工业、取暖、用电、机动车等因素叠加,给城市的环境带来很大压力,留给烟花爆竹的“环境空间”远远不像以前那样宽裕。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很多城市都对烟花爆竹进行限放。但这只是一种被动的制度约束,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个人主动改变观念、移风易俗。比如,春节期间可以提倡送春联送福字、挂红灯、拍全家福、拜邻里等多种庆祝方式,推广“绿色民俗”。另外,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生产更加环保的烟花爆竹或者电子烟花等,减少燃放时的空气污染。

  移风易俗,古来有之。外部条件改变了,我们的风俗习惯和观念也应当逐步随之改变。一座城市的空气环境和每一位市民的个体行为有直接关系。维护城市环境并不仅是政府的责任,大力治霾,在行政推进的同时,公众也应该理解和支持,并从我做起转变观念和一些生活方式,主动加入少放或者不放鞭炮的行列,为“春节蓝”多尽一点力。(记者李志勇)

  原标题:评:少放点鞭炮为“春节蓝”多尽点力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