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抽检60批次充电宝无一达标 小米三星等品牌上黑榜

18.12.2014  18:00

龙虎网讯 容量虚标、突然爆炸......移动电源,俗称“充电宝”出现的各种问题备受“手机控”的关注。昨天,江苏省质监局发布了移动电源产品风险监测结果。采访中,扬子晚报记者发现,“充电宝”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而根据仅有的行业标准,抽检的60款充电宝中,没有一款完全符合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其中还不乏小米、酷比魔方、迪比科、三星、羽博等知名品牌,让人难免为充电宝的质量感到担忧。

60个批次无一百分百合格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质监部门共抽检了60个批次的移动电源,34个批次来自网购,26个批次来源于实体店。共涉及47个主流品牌,单价从40元到378元不等。“目前,移动电源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市场标准执行情况参差不齐。”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电学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段勇表示,有的品牌标注的是锂电池标准,有的产品包装上,压根没有标注标准,还有部分企业依据的是新出台的行业标准CIAPS0001-2014 《USB接口类移动电源》。

据介绍,这份行业标准在今年5月1日刚刚实施,对充电宝电芯、外观尺寸、电性能、安全保护性能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划分,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检测标准。所以,这次质监部门依据这份行业标准对市场上的充电宝进行了风险监测。60个批次的充电宝都不符合行业标准,其中,外壳防火问题和部分产品性能项目成了“致命伤”。

非金属外壳最好不要买

制造商对产品外壳有防火等级的要求不了解。”段勇说,充电宝的结构中没有专门的散热通道,而锂电池本身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热,使得内部温度升高。据了解,锂电池推荐工作温度的上限为60℃。如果超过这个温度,就会容易燃烧爆炸。检测结果显示,如果是金属外科,外壳温度最高为43.2℃,而塑材外壳温度最高可以达到69.1℃。

金属外壳在移动电源的产品结构中起到散热器的作用,把锂电池发生的热量通过金属外壳散发出来。所以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建议消费者选择金属外壳的产品。”他说,本次风险监测样品中共有16批为金属外壳本身就不可燃,自然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对其余44批样品的非金属外壳进行试验,结果有27批样品外壳点燃后不会熄灭,没有阻燃功能,所有样品的符合率为55%,非金属外壳产品的符合率仅为39%。检验结果说明大多数生产企业对于移动电源外壳必须是防火的,没有概念。

产品性能方面,比较突出的是,移动电源的输出存在问题。60批次样品中,有49批次样品的输出符合标准要求,符合率为81.7%。原来,输出电压和额定输出电流项目规定移动电源的输出电压应满足USB技术规范,在合理范围之内,才能起到移动电源的作用,可以给智能手机这样的负载正常充电,电压过高可能将手机的充电电路烧毁,电压过低则无法对手机进行充电。扬子晚报记者杨娟

购买建议——

不要“贪大”也不要贪便宜

通过这次监测,质监部门还对购买和使用提出了建议。“充电宝长时间充电有危险。”段勇表示,风险监测中,可以发现所有充电宝的保护电路均是完整的,提供了完整的短路保护,过流放电保护,过充电保护。但如果使用不当,一样会引起电路故障。“比如用一带多的USB转换器,让一个充电宝反复给多个手机充电,或者是长期连在充电器上面不拔下来。”他说,这样的使用会导致充电宝处于非正常的工作状态,一旦保护电路出故障就有可能造成起火爆炸这样的安全事故。因此充电结束要及时断电。

购买时为了便于携带,也不能一味“贪大”。因为民航规定“充电宝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无需航空公司批准;额定能量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经航空公司批准后方可携带”,其中100Wh相当于27000mAh电池能量的移动电源,160Wh相当于43000mAh电池能量的移动电源。当然价格也是质量的一个“风向标”,1万毫安充电宝小于60元就得当心了。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市面上的充电宝价格差异很大,不能贪便宜。比如,1万毫安时的充电宝,如果是正常的材料制作,光成本就超过60元,如果开价小于60元就得小心了。”(记者杨娟)

来源: 扬子晚报   编辑:孙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