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医院6学科奋战6小时救下羊水栓塞产妇 细心医生关注细节成救治成功关键

14.09.2015  21:49

  中国江苏网9月14日讯(记者郭蓓通讯员钱钰玲程守勤刘敏)去年8月,湖南湘潭一产妇因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死亡,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公众对羊水栓塞的凶险性有了深刻认识。

  记者今天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获悉,来自江苏句容突发羊水栓塞的吴姓产妇,在妇产科、麻醉手术科、介入与血管外科、血液科等6学科20多名专家医护的抢救下,打赢了这场生命保卫战。早期发现并抢救成功的关键,是细心医生们关注的几个细节。

   入院初就被列入“重点监护对象

  33岁的吴女士育有一个11岁女儿,今年9月9日又要迎来第二个宝宝。但在产检发现,吴女士情况属凶险型前置胎盘、疤痕子宫,此类孕产妇发生大出血、羊水栓塞风险极高,吴女士便由句容医院转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

  负责吴女士诊疗工作的是中大医院产科林奇志主任医师团队。在宝宝35周产检时,为防范意外情况,林主任将吴女士收入院观察,成了医护人员重点监护对象。

  由于希望胎儿发育成熟些,在37周时剖宫产,于是产科医护做好充分预案,并组织血液科、麻醉科、介入与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会诊,反复耐心与家属沟通,一旦发生险情医生可以迅速抢救。

   一声干咳让医护人员“嗅出”羊水栓塞信号

  终于盼到37周,为确保吴女士分娩的安全性和抢救的及时性,细致的林奇志主任特别把剖宫产手术安排在9月9日早8点。“这个时间大家都在,一旦出现意外多学科专家聚集更快”,林主任告诉记者,虽然为吴女士剖宫产只需3位医生,但她仍特意招呼其他医生随时待命。

  吴女士剖宫产手术很顺利,胎儿很快被取出,6斤多男孩健康有力的啼哭声响彻手术室。当孩子娩出后,吴女士突然一声呛咳,引起了麻醉师王瑾的警觉,她立即与手术组医生汇报情况。之后产妇还相继出现胸闷、烦躁等症状,吴女士这些小变化引起了林主任的警惕。当时就怀疑羊水栓塞进行了预防性用药,抓紧时间缝合子宫迅速完成手术。

  中大医院麻醉科主任尹宁介绍,麻醉科医生肩负的不仅是为患者减轻手术痛苦,还要在手术全程查看监护仪,将可能发生的风险第一时间告知医生。

   不能让产妇回病房,必须留在手术室观察

  与平常孩子降生后产妇回病房不同,手术团队医护人员决定让吴女士继续留在手术室观察。当医生与家属交代完病情回到手术室,大家担心的事发生了:吴女士出现了大出血,500毫升的往外涌出,很短时间出血量达2000毫升,且出现凝血障碍血流不止,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妇产科立即启动紧急抢救方案。

   6 学科接力奋战6 小时抢救成功

  面对险情,妇产科手术团队现场止血、通知介入与血管外科手术栓塞、检验科迅速调血,等等多学科立即展开投入抢救。

  妇产科抢救团队第一时间为产妇输血补液,启用事先备好的压迫止血的水囊,注入500毫升水后放置进行压迫止血。

  在妇产科和麻醉科的快速高效的抢救下,产妇出血量减少。随后在3分钟之内将产妇转至介入手术室。介入与血管外科专家立即为产妇行子宫动脉栓塞手术,堵住出血源头。正因妇产科的有效止血和介入科的及时手术,不仅保住了吴女士的性命,还保住了子宫。产妇前后出血量近3000毫升,这占到人体血液总量的70%-80%。

  当天下午两点左右,吴女士被护送回产科病房。10日清晨,产妇终于安全闯过最危险的时刻,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多方检验结果证实,吴女士遭遇了一场羊水栓塞的生死考验。

  6个学科总计约20多人密切协作,打了一场漂亮仗。

   高龄、多产、剖宫产产妇羊水栓塞风险高

  中大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于红指出,剖宫产产妇和顺产产妇都可能发生羊水栓塞,剖宫产相对发生率高,且抢救成功率较低。另外,高龄产妇、多产妇及宫缩过强、急产等产妇发生羊水栓塞风险也较高。她也提醒,羊水栓塞发生率很低,准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忧,要做好产检,发现高危妊娠后及时入院待产,并做好预案以防不测。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