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八成受访者愿意去24小时书店
“深夜,我们书店见!”如今,全国各城市多家24小时书店纷纷开门运营,24小时书店已经成为很多青年一个文艺又时尚的约会地点。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204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8.3%的受访者所在城市有24小时书店,49.8%的受访者去过24小时书店。
82.6%受访者愿意去24小时书店
如果所在城市有24小时书店,82.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去,其中20.2%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去。
在北京隆福医院工作的陈岩,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三联书店,这是北京第一家24小时书店。陈岩说,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可能只有晚上才能过来逛一逛,24小时书店让人们在业余时间多了一个选择。大家晚上不只可以逛超市,还可以逛书店,就算是不喜欢读书的人,进入这样的环境后,也会想去拿一本书来读。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董万宝,经常在24小时书店一待就是大半天,到深夜才舍得离开。他感觉,网上买书的目的性比较强,要什么书直接买,但是在书店,可以挑书、找书,停一停、看一看,慢慢感受文字,是一种很好的享受,“我每次都骑自行车来回,还能锻炼身体,不担心晚了没有公交车”。
从事广告发行工作的董懿宣,经常在晚上和男友一起逛三联书店,“这周边设施齐全,有话剧院还有咖啡馆,是我和男友一个很文艺的约会地点”。
24小时书店吸引年轻人的地方是什么?61.9%的受访者认为是环境安静温暖,53.6%的受访者表示是图书种类较多,53.3%的受访者认为是可以免费阅读,46.1%的受访者认为是可以深夜读书。其他还有:配套设施齐全(36.1%)、图书价格便宜(33.2%)、方便交友约会(29.6%)、可以参加活动(17.3%)、服务态度良好(16.2%)等。
60.9%受访者感觉24小时书店是很好的夜生活方式
调查中,60.9%的受访者认为24小时书店是很好的夜生活方式,49.6%的受访者感觉24小时书店是可以将阅读与生活融合的地方,49.6%的受访者认为可以让人回归平静、安心读书,46.7%的受访者觉得可以为晚归者提供温暖,36.2%的受访者认为与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节奏相适应,28.6%的受访者觉得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21.5%的受访者认为24小时书店可以激发阅读的热情和创造力。
东北财经大学教授、资深出版人方红星认为,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决不是一个商业噱头,而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24小时营业能够给读者提供全天服务的便利,也能照顾很多“书虫”特殊的“生物钟”。更重要的是,在网络化的浮华世界中,这种更便利、更暖心的阅读和购买场所,能够为一些依然坚守的阅读人提供一丝心灵慰藉。
调查中,46.2%的受访者会将24小时书店当作一个与朋友约会、聚会的地方。
方红星说,此前就出现过跟咖啡、茶饮、简餐、网络、讲座、交友等相结合的各种书吧。阅读和购书本身是一种文化休闲和消费,以书会友也是文人心向往之的乐事,因此,24小时书店天然就会具有休闲交流的功能。
69.2%受访者认为24小时书店引领了一种热爱阅读的生活方式
调查中,69.2%的受访者认为24小时书店引领了一种热爱阅读的生活方式。
方红星认为,一座城市,有几家有品味、有特色的实体书店,是这座城市文化含量和市民阅读倾向的一个标志。24小时书店为热爱阅读的人群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书店里依然是读书的读书,瞧热闹的瞧热闹,对大家生活方式的影响有限。
北京库布里克书店店长王婉君介绍,他们书店与百老汇艺术电影院、配套咖啡馆一起,形成了一条产业链,还经常有相关的展览、电影等活动,成为大家交流、约会的艺术场所。“纯书店目前没有办法经营下去,在书店之外给大家构建一个文化艺术的空间,会有更多人愿意到书店里来,使文化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24小时书店未来的发展,中国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图书编辑周楠认为,如今网络购书比较便宜,也免去了书店里买书拎书的麻烦。所以,24小时书店整体来说还是社会效应、文化效应大于经济意义。
方红星则认为,书店的运营很难用纯商业的眼光去看待。赚了人气,不见得能赚足铜板,甚至会“赔本赚吆喝”。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真正有品味、有特色的24小时书店应该会提升人气,至少是能够吸引眼球。但是如果作为一种商业策略,能不能实现赢利,恐怕就不能轻易下断语了。
周楠说,实体书店的发展还是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植。目前来看,三联书店等书店,本身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而且没有租房等经营压力,又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发展情况良好。但是一些没有享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民营书店、个体书店,想要维持下去就很艰难。
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90后占8.0%,80后占36.7%,70后占36.6%,60后占12.3%。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受访者占0.6%,高中学历的占7.9%,大学专科学历的占26.7%,大学本科学历的占56.7%,7.2%的受访者为硕士研究生,0.9%的受访者为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