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今夏“潮”生活 24小时书店清凉夜读
24小时营业的书店吸引不少“书虫”前来夜读。 □记者 施晓平 摄
中国江苏网8月2日讯 心静自然凉。对付炎炎夏日,让心安静的读书可谓有效。于是就有了宋代诗人陆游《初夏夜赋》里的“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有了宋元之际教育家翁森《四时读书乐·夏》里的“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
今年,苏城的夏日阅读多了一道新的风景——苏州工业园区凤凰广场二楼的自在复合书店,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启了24小时营业模式。虽然只是针对休息天,也就是休息天的前一晚才通宵营业,但已经给不少爱书族带去了足够的惊喜。
海归女与夏夜书店的邂逅
家住自在复合书店附近的陈梦笛,是前天深夜第一次走进这家书店的。之前她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读书,先后获得了会计、金融双学士学位和会计专业硕士学位,并在纽约工作了半年。
在美国的7年多时间里,陈梦笛体验过夏日夜读的生活。她说,这种生活其实不是书店提供的,而是学校图书馆。美国的书店受网络书店和电子书的强势冲击,日子并不好过,为节约人工成本,很少24小时营业,最大的实体书店Barnes &Noble在纽约的连锁店,一般也就开到22时,周日则是21时就打烊了。但学校图书馆期中、期末阶段都24小时开放,每次持续2个星期左右。那时候不但有夜读氛围,而且还免费提供咖啡、茶水、点心之类的饮品食品,所以学生们都乐得赶去“挑灯夜战”。
陈梦笛一般夜读到23时左右,晚的时候也会坚持到凌晨1—2点。不过,这种24小时开放毕竟主要针对学习,而不是休闲性的。
因此,此次回国听说苏州开出了第一家24小时书店,爱看休闲类书籍和金融类书籍的陈梦笛着实兴奋了一番。
前天22时,她终于腾出时间,走进了自在复合书店。一本台湾蔡智恒《爱尔兰咖啡》让她爱不释手,坐在书架旁的凳子上看了个目不转睛。一个多小时后,她又翻起了美国作家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的《大预测》,这是一本有关未来20年中国怎么样、美国又如何样的书,中美两国的生活经历,让她对这本书备感兴趣。
夜深了,陈梦笛仍在默默阅读。她说,这里有供休息的凳子,有喝咖啡的地方,已经达到她心目中理想书店的要求。白天大家都很忙,很难抽空逛书店,而夏天晚上本来睡得晚,能在24小时书店里吹吹空调、静静看书,倦了还能喝喝咖啡、看看窗外璀璨的灯火,那真叫是“别有一番风味”。
实习伙伴带着被单看通宵
书店里的夏日夜读,不是陈梦笛一个人在“战斗”。采访中,记者还看到了好几位。就读于苏大独墅湖校区的赵丽娜、就读于苏州工艺美院的杨玉萍就是其中两位。正在同一家单位实习的她们趁第二天休息,相约来到自在复合书店,捧起解彩艺的《独立书店之番外:好摄女泡书店》、大冰的《乖,摸摸头》等书籍,忘我地读了起来。
没有谁统一组织,这些读者基本都是自发赶来,至多就是两三个人结伴而来。
凌晨一两点,读者们陆续离开书店,但赵丽娜、杨玉萍等几条“书虫”还坚守在那里。因为准备看个通宵,赵丽娜、杨玉萍带去了被单,看得困了就休息一下,醒了接着看。她们觉得,下半夜更安静,几个人坐拥书城,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买不买都没关系,那种感觉可不是一般的棒。在这样的时刻轻轻品读,念着“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杆水不波。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之类的诗句,让人心生凉意,绝对会忘却自己身在酷热的夏季。
最是书香能致远。苏州人爱读书远近闻名,在24小时书店现身前,爱书者们往往只能在家里夜读。自在复合书店24小时书店的投用,改变了这一局面。
统计表明,该书店6月19日首次推出24小时营业至今,相关日子的22时到次日早晨,平均每次都能接待三四十位读者。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卖书的利润还不够几名工作人员的工资,但这样的尝试不仅为爱书族提供了便利,更是对苏州并不丰富的夜生活的一种引导,今后,去书店夜读也许会成为苏城夜生活的时尚。
记者 施晓平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