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射阳"联耕联种"模式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19.02.2016  10:42

  “我们种田人的小创造,竟然被写进了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真是没想到!没想到!”2月6日,射阳县兴桥镇青华村农民刘古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听说自己的做法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连说了两句“没想到”,激动和欣喜溢于言表。

  刘古成所说的“小创造”,就是联耕联种。这一由射阳农民群众创造、基层组织实践的“联耕联种”模式,被写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

  “每家七八亩,分成五六块”,在射阳,责任田碎片化,大机械耕作难。刘古成告诉记者,2012年秋,他看到国营新洋农场里奔跑的收割机,顿受启发,随即和地块相邻的村民们商量:能否破除各家田埂,让大农机在田间“撒腿跑”?这样,10来户人家、300多亩地,收割起来一天半就能收完。”

  刘古成的设想,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响应和支持。“一户多田”变“一田多户”,青华村农民的无心插柳,让射阳县农委看到破解“秸秆还田”难题的希望。农委主任戴亚生说:“小田变大田,大农机下去,秸秆就能实现全量还田。

  地“”了,各种规模化生产要素也开始悄然组合。海河镇富丰农机合作社成立不到一年,投入1000万元,购买大农机50多台。负责人顾正平说:“富丰是全省最大的农机合作社,服务面积3万亩。”射阳新增社会化服务组织137家,服务业态不断细化。同时,各种集成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因为“”,小麦单产增两成,水稻亩产高于种粮大户等新型主体,比全县平均水平高80多斤。

  增面积、降农本;促还田、添肥力;提单产、升效益……这种后来被命名为“联耕联种”的家庭合作经营新模式,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2013年秋播,全县联耕联种面积达到8.4万亩。“由村两委引领和农业部门服务,以‘农户+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坚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前提,农户自愿参与。接地气,切口小,可复制。”戴亚生说,联耕联耕没有割断农民与土地的直接联系,既保留了千家万户农民家庭经营的内核,又得到了农户间联合合作的好处,是土地不流转也可实现规模经营的新路子。

  这一模式受到了从地方到中央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长江学者贺雪峰教授说,联耕联种是坚持、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和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的创新实践,回答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能否长期坚持”的问题,契合了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求。

  据悉,盐城已全面推广联耕联种,截至去年秋播,总面积已突破500万亩,出现了一批万亩片,最大一片面积达3.2万亩。目前,全国多地也开始实践推广。(吴琼 邹建丰 卞小燕)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