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

18.05.2016  12:25

  以软实力化解硬约束港产城联动促转型升级  

  迈上新台阶 建设新江苏

  新华报业网讯 进入5月,射阳县沿海开发好戏连台,一批重特大项目相继亮相——一期投资25亿元的辉山乳业全产业链集群项目开业;射阳港3.5万吨航道开航;通用机场及航空产业园开工;苏台海峡两岸(射阳)渔业合作示范区签约……沿海开发潮头迭起,射阳人慨叹:终于等到“雄狮睡醒”这一天!

  射阳沿海开发曾走过一段曲折历程。然而前些年,全县沿海开发步伐放缓、沿海经济发展落伍,“守着金山没饭吃”。新的党政领导班子上任后,重新审视全县103公里的海岸线和5130平方公里、接近陆域面积两倍的海域,把资源优势放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沿海开发三大国家战略中观照定位,重新确立“依海兴县”发展目标,科学统筹规划,在更高起点上实施新一轮沿海开发。

  “沿海开发,不等于沿着海岸线开发。”县委书记戴荣江说,“射阳沿海开发是陆海统筹、港城联动、新兴产业集聚的整体开发,是集约式的、坚守生态底线的绿色开发。全县都是沿海开发的主阵地,每个干部都是开放发展的责任人。

  统筹整合资源和产业布局,以园区带动开发。“一港四园”,是拥有80公里海岸线的射阳港经济区的开发载体。在做大产业港的同时,重点推进健康产业园、新型建材产业园、新能源及其装备产业园和港口物流产业园等“四园”建设,让园区成为集聚吸附新型产业的孵化器。

  “没有‘射阳服务’就没有‘辉山速度’,软实力也可以化解硬约束。”辽宁辉山乳业集团副总裁王金鹏介绍,辉山乳业是跨省投资项目,审批程序环节多。县里为此组成专门班子“跑审批”,每天有县领导会办督办。“在外省八九个月才能拿到的所有手续,在射阳只用十多天。射阳人的干事精神感染了辉山人,所以,我们提前投产,确保年产18万吨优质乳品回报江苏人民。”王金鹏说。

  如今,十多个绿色产业园区,支撑了全县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初步崛起,加速了新型现代化港城的一体化发展。

  产业+文化,是射阳实施高品质沿海开发的亮色。如在健康产业园设立工业旅游区、奶牛喂养体验区;在新型建材产业园建立中华名人石雕园、石博馆;在黄沙港国家中心渔港,配套建设渔文化体验区。围绕10万亩菊花,县里着力打造的“鹤乡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集中药材种植、示范集成、休闲体验、观光旅游为一体,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菊花博览园和中药材种植示范园。

  “沿海开发不仅要招引新兴产业,还要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县长唐敬举例说,借力央企国华、中广核及国信江苏新能源公司,在临海高等级公路及沿海地区建设85万千瓦陆上风电场,同时“喜新不厌旧”,加快“盐城市纺织染整服装工业区”淘汰落后企业、低端产品,向科技创新型园区转型。通过脱胎换骨的技术改造和腾笼换鸟,该区先后获评“中国绿色染整研发生产基地”“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十大活力集群”。

  射阳坚守开发底线,再缺项目,杜绝污染项目;再大投资,也不能侵扰丹顶鹤家园。境内无一化工厂,让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

  开放融合的沿海开发,不仅加速全县经济提质增效,还促进党员干部开放、拼搏意识的养成。去年,全县经济触底回升,35项指标进入全市中上游行列,时隔12年后再获“市综合奖”。

  本报通讯员 董光威 戴元辅 陈鹏飞

  本报记者 林培 卞小燕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