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四明镇菇农“抱团”闯天下
13.09.2017 17:43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早在20多年前,该镇文明村村民李立军的哥哥李立谷在河南商丘食用菌研究所工作,李立军只身前去寻求挣钱项目。李立谷听了家乡的情况介绍后,认为可以搞食用菌栽培脱贫。于是,李立军带回菌种,搞了2000斤的料,通过近半年的辛勤劳作,终于育出蘑菇,除去成本开支,收入达1200多元,抵上3年种田的纯收入。周围村民看到搞这行赚到了钱,纷纷学着干,于是育菇挣钱渐渐成为该村农户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
可是过了三四年后,本地蘑菇市场出现饱和,加之交通不便,栽培的平菇卖不出去,只好倒掉。痛定思痛,小菜场容不下,为何不能到大市场?于是,该镇菇农们走出家门,到大江南北大中农贸市场附近租地育菇,实行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这下,保证了市场销路,形势一片大好。开始该镇只有几十户村民栽培食用菌,后来发展到上百户村民,并由文明村一个村扩大到本镇其他村及邻镇的上千户村民,育菇阵营越来越大。
因为该镇菇农育菇、销菇都是“单打独斗”、“各自为阵”,一个市场往往涌进几十户甚至上百户育菇户,经常出现市场饱和的状况。加之有的菇农技术不过关,在一个地方一种就是几年,投茬种植,经济效益底下,导致严重亏损。有的菇农一家一户采购菌种原料以及生产物资,由于渠道来源不同,质量差参不齐,不仅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这一切都制约镇该镇育菇业的发展。该镇文明村育菇大户袁军看到这些问题,于2005年1月创办起通洋食用菌产销合作社,到交通便利的主干道旁,建起了2万多平方米的厂房,从山东、河南、南通等地购进育菇用的棉籽壳以及各种物资,解决了各家各户所需的育菇材料,节省了菇农往返的路费,减少了开支。加入该合作社的菇农们加强了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亲身感受到“整师出征”、“抱团取暖”的好处。同时,菇农们在市场规模分布上,也比以前更加注重市场调研,“一哄而起”、市场饱和的状态再也没有发生。从福建到重庆,从秦皇岛到西安,100多个大中城市菜市场几乎都有我县菇农的足迹。
近几年来,该镇菇农们进一步增强理性,注重对食用菌栽植中各个环节的质量调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风险。近年来,育菇大户邓锟投资1000多万元创办起绿环蔬菜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不仅对菇农原料供应进行把关,而且还从菌种源头上把好质量入口关,直接与上海食用菌研究所联营,就地培育平菇母种,年生产母种1万支、原种2万瓶,品种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效益得到最大化。目前,该镇育菇从业人员达12000多人,年食用菌投料量达16万吨,创产值近2亿元,户平收入达5万元以上。
作者:射农信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13.09.2017 17:43
洪泽湖生态经济区 这样把生态经济做起来
长深高速淮安洪泽五里牌出口,环保厅
射阳县给菇农送来致富“金钥匙”
“从前,我们购买菌种都要跑到江都去,农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