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通往世界电影未来的“密码”

23.06.2015  18:10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21日晚闭幕,金爵奖各归其主。这一刻,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这个立足“亚洲、华语、新人”的国际A类电影节舞台。打开新视野、蓄积新动能、挖掘新力量,为期9天的电影节,吸引中外电影人相聚黄浦江畔,找到通往世界电影未来的“密码”。

  新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从电影节开始

  “我想把这部电影译制到哈萨克斯坦去,因为其中讲述了一位中国维吾尔族大妈收养各族孤儿的故事,影片中有不少反映中国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细节,这部电影在我们的国家会红起来。”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影视制作人伊尔泰在上海电影节上瞄准了中国电影《真爱》。

  与伊尔泰相似,梦工厂动画公司的掌门人卡曾伯格与著名影人成龙也在今年的电影节上探讨“中国故事”,《功夫熊猫3》将以中美合作的形式,于2016年初在中国公映。侯孝贤、徐峥、任仲伦、于冬、王长田等一批知名电影人亮相电影节16场论坛,纵论华语影视创作。一批“中国故事”的中外合拍计划在电影节发布。

  “全球电影人来到上海,共享电影盛宴,讲好中国故事。”上海市副市长、电影节组委会主席翁铁慧说,“上海着力打造全球电影人沟通交流、电影作品发布交易的平台。”

  统计显示,今年有超过500家中外展商参与电影节“国际影视市场”,逾6000名专业买家共襄盛举,“电影项目市场”最终入围项目的洽谈预约数超过630项,创历史新高。391部中外佳片在上海放映了近1300场,电影节再度成为中外影迷的嘉年华。

  新动能:“互联网+”注入“速度与激情”

  “互联网+”成为本届电影节不折不扣的最热词。《我的诗篇》和《工厂奏鸣曲》分别是中国和韩国电影人在“互联网+”时代下创作的纪录片,今年双双入围金爵奖最佳纪录片评选。

  上海电影节首度举办的互联网电影产业投资跨界峰会、互联网电影高峰会和“互联网电影之夜”,受到互联网界、电影界的共同关注。《煎饼侠》《栀子花开》等一批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国产新片也集体亮相电影节的“互联网嘉年华”。上影集团也宣布投身“互联网+”新浪潮,电影《盗墓笔记》《九州·华胥引》等项目逐一登场。

  互联网为电影人提供了鲜活的创作素材、便捷的传播手段,也为电影人展开一片资本“蓝海”。过去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相继进军电影业,众筹拍电影不再是影迷梦想。电影节上,“电影项目市场”合作升级,除博纳、光线、英皇等影视企业外,还吸引到盛万投资、德同资本、乐博资本等加入,为助推电影项目“加温”。

  中国电影市场蓄积的“互联网+”新动能,也被柏林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看好。两大电影节主动派来代表,向中国电影产业的“互联网+”新一代发出邀请。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主席张宏森在电影节论坛上说,电影人要珍惜今天“互联网+”对观众进入影院的这样一种能量激活,进而奉献出更多与观众具血肉关系的电影作品。

  新力量:电影新市场呼唤新人、新高度

  上海国际电影节诞生于1993年,走过22年、18届,而今获奖者中年轻面孔越来越多,电影节也成为亚洲电影新力量崛起的风向标。

  今年获得亚洲新人奖最佳女主角的小演员央金拉姆只有9岁;同样是在电影节,上海科技大学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联合推出编剧班,首期20名学员中最年轻的只有15岁。伊朗新锐导演胡曼·萨耶迪的作品《13》在今年的“亚新奖”评选中大放异彩,不仅摘得最佳影片奖,同时还获得了最佳摄影奖。来自马来西亚的演员,同时也是评委之一的李心洁说:“新的市场需要新人,当年也是别人给了我们机会,我们也应该给新人机会。”不仅在评奖环节让人们感受到了“新风扑面”,在影视创作、摄制、后期制作、新媒体传播、品牌整合营销等不同环节,也看到新兴力量的加入与融合。

  以“科幻+魔幻”为电影创作主题的游族影业,在上海电影节宣布开启属于电影“新人类”的复兴计划。廖凡、王景春等由上海戏剧学院培养的“影帝”,在电影节上宣布筹建艺术电影平台——“春凡中心”。

  上海市文广局局长、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主席胡劲军说,中国电影、世界电影从来没有那么渴望创新、又那么渴望回归电影的“初心”。在上海电影节上,我们看到的是电影创作的“高原”将被不断夯实,未来或将诞生一座座内容原创的高峰。

  三名中国男演员分享金爵“影帝”桂冠

  当日,随着金爵奖奖杯各归其主,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法国、比利时合拍片《守夜》获金爵奖最佳影片奖;中国影片《烈日灼心》成为当晚的“大赢家”,导演曹保平获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奖则由邓超、段奕宏、郭涛分享。

  中国电影,迈向光荣的目的地

  “让电影回归初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在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高速增长,正在上演世界电影史上罕见的“速度与激情”。2014年全国电影票房逾296亿元人民币,官方预测,两到三年内,中国或将成为“世界第一”的电影市场。

  2015年是电影的重要历史时刻。

  世界电影走过120年,中国电影走过110年。在深化改革的中国电影业界,也会听到“众声喧哗”。早年有票房热、资本热,后来是3D热、巨幕热,近来又有“互联网+”热和知识产权热(IP热)。

  电影究竟是什么?电影的初心究竟是什么?当我们谈论电影的时候,电影到底变成了什么?

  在熙来攘往的电影节上,人们有更深刻反思。“电影节不是明星盛宴”“内容属性始终是电影的黄金属性”“创新永远是电影的生命所在”……人们在电影节上碰撞思想火花。

  诚然,互联网可以帮助观众更容易买到电影票,可以帮助创作者更容易把握影迷心态,但内容依然为王。

  票房的增长首先依靠的是——与观众有着血肉联系的故事。

  观众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这是讨论电影的一个根本前提。这是上海电影节带给中外电影人的一项共识。

  站在中国电影110周年的时间线上,2015年下半年又将有《港囧》《我是路人甲》《横冲直撞好莱坞》《刺客聂隐娘》《道士下山》等一大批华语新片上映。

  在繁荣的业态中,中国电影如何才能保持自有的“速度与激情”,最终抵达电影光荣的目的地?

  中国电影人在上海电影节上回答:当中国成为电影产业大国和产业强国时,我们要有与之匹配的电影文化尊严、电影文化规格,要有对世界电影做出中国独特文化贡献的信心和力量。

  94岁高龄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历时多年自筹资金拍摄的影片《青海湖畔》在上海电影节闭幕之际首映。秦怡说,“我就是一个演员,我还没有封箱,我一定会坚持走下去、拍下去。”

  中国电影,正大步迈向光荣的目的地。(许晓青 孙丽萍 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