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先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昨天下午,中国政府网在头条位置发布的一则新闻,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江苏做了一件什么事,总理要求各地‘都要这样做’”。这则新闻讲的是,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高度肯定江苏开展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评价的做法,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各部门借鉴:“我们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要增强紧迫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我国的营商环境!”
江苏的探索有着怎样的样本意义?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邀请相关人士解读。
对标全球先进,客观评价简政放权成效
吸引优质项目落地、高端人才集聚,营商环境至关重要。当前,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离不开深化“放管服”改革,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处在转型关口的江苏,迫切需要塑造新的发展优势,加快新一轮改革步伐。
省委书记李强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多次作部署、提要求。“谁在改革上赢得先机,就能取得发展的主动权。”他强调,要瞄准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业创新活力最强“三个最”目标,更加彻底地“放”、更加有效地“管”、更加精准地“服”,以放为原则、不放为特例,以事中事后监管为原则、事前审批为特例,以不见面审批为原则、见面为特例,加快复制推广成熟的经验和做法,系统化、集成化推进改革。
“‘放管服’改革推进以来,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企业投资不便利、群众办事不方便的‘痛点’‘堵点’依然存在,迫切需要提高改革举措的针对性和‘含金量’。”省编办、省审改办主任俞军介绍,很多项目都会面向全球各地遴选最合适的投资地区,因此,我们以营商环境最好的地区为标杆,具体、量化地呈现各地改革成效,“一把尺子量到底”。
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非常权威,对各国和相关地区的营商环境开展评价,涵盖开办企业、施工许可、获得电力、财产注册、获得贷款、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等10个领域,设定规范程序和严谨计分。在参照世界银行标准基础上,我省围绕改革要求、立足省情实际,制定“江苏版”评价体系,包括集中高效审批、优化网上服务、分类监管综合执法3个方面。
评价真实项目,健全改革“倒逼机制”
对于江苏的探索,李克强总理在批示中指出:“有比较就能看出存在的不足。今年‘放管服’改革要瞄准问题所在着力攻坚,各地各部门都要这样做。”
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评价是如何开展的?记者了解到,按照先易后难的思路,我省首先侧重创业创新环境,围绕“开办企业”“施工许可”“不动产交易登记”3项内容进行评价,突出“办理时限”的分值权重,时限越长、得分越低。
评价过程中,选取各地新发生且已办理完毕的范例项目进行评价,以查阅案卷记载、网络系统平台留痕和问询企业等方式,如实记录范例项目经历的环节数量、办理起止日期、申请材料数量等数据,确保采集的数据真实客观。
去年初,先在8个设区市和20个县(市、区)开展试评价;今年1月扩大到全省,先由13个设区市、96个县(市、区)交叉互评,再由省编办全面核查、计分排名。评价结果显示——
“开办企业”,全省各地平均需要6个环节、11个工作日、19件材料,用时较长的是“名称预先核准登记”、“在银行开立账户”;
“施工许可”的行政审批,平均需要15个环节、61个工作日、93件材料,用时较长的是“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备案抽查或设计审核”等环节;办理与行政许可相关的中介服务事项平均需要205个工作日,用时最长的是“办理环评报告”。施工许可行政审批与相关中介服务合计平均需要266个工作日;
“不动产交易登记”平均需要8个环节、21个工作日、28件材料,用时较长的是“办理银行贷款”。
“评价对象是2016年办理的项目,客观地讲,与全球营商环境先进地区还有不小的差距。”俞军介绍,评价结果已向省有关部门通报,并反馈给市县党委政府“一把手”,以此建立健全改革的“倒逼机制”。
推动“不见面”,
尽快实现“3550”目标
全省各地改革进度不一,创业创新环境评价既找准了差距和问题,也梳理出一批相对优秀的范例,坚定了改革的信心。
仔细梳理各地得分发现,排名居前的地区有一个共同点——主动改革、先行先试。比如,率先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的南通市、盱眙县,探索建设项目“五联合一简化”的常州市,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的镇江市,建立政务服务平台促进审批提质增效的泰州市等,较好解决了企业创办、投资建设和群众办证过程中的“一长四多”问题,改革成效明显。
在广泛对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把“不见面审批”作为全省普遍的制度安排,确定我省“放管服”改革“3550”目标——企业3个工作日注册开业、5个工作日获得不动产权证、50个工作日内获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
按照“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的实施路径,省政府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推进“放管服”改革,省级各部门认真制定相关工作方案。目前,省编办会同“3550”改革的牵头部门——省工商局、省住建厅、省国土厅,积极统筹协调,深入实施注册登记“五办”举措,扎实推进施工图多图联审、不动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近期,我省还将出台在设区市、县(市、区)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方案、企业投资项目省级部门“不再审批”清单、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指导意见,尽快取得更大成效。
改革“时间表”已确定:全省有条件的地方力争6月底、其他地方8月底前实现“3550”目标。届时,我省营商环境将再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黄伟
标签:
编辑: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