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央企,重点转向增效升级
昨日一场合作恳谈会传递重要信号
新华报业网讯 昨天,省经信委与中国建材集团在宁召开合作对接恳谈会,并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场恳谈会传递出鲜明的新信号:江苏将抢抓央企深化改革的机遇,启动新一轮“对接央企”行动;同时,“对接央企”的重点,正在从过去的“扩大投资”转向“增效升级”。
“对接央企”迎来新机遇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共同推进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升传统行业绿色生产水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造服务转型等方面展开合作。省经信委将在产业布局、重大项目推进、专项资金安排等方面对中国建材集团在苏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表示,打造制造强省,既要依靠“内力”,也要依托“外力”。央企规模大,实力强,具有独特的产业、科技、人才和市场营销网络优势。
当前加强与央企的深度对接合作,面临着难得机遇。为在新一轮整合中赢得主动,很多央企在积极寻找扩张和发展机会。江苏作为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基础设施完善,科教人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外向度高,发展空间广阔,加上与央企长期合作的良好关系,都为“十三五”双方实现合作共赢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今后5年,江苏要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切入点,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着力点,以推进智能制造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15个重点领域,实施八大工程,实现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新跨越。这些都需要大批高端核心技术和尖端发展项目支撑,央企在资金、技术和管理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
从“扩大投资”转向“增效升级”
如果说,“十一五”“十二五”,各省与央企的对接,以“扩大投资”为主;刚刚进入“十三五”的江苏,则将“对接央企”的重点率先转向了“增效升级”。江苏“对接央企”着重4方面。
通过对接央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引进中高端制造业、先进技术和人才等优质资源,促进江苏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
通过对接央企,推动江苏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央企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对外竞争的主力军、先行者,江苏希望借央企更好地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
通过与央企对接,江苏还希望盘活企业存量资本,引进增量资本,促进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夯实企业发展基础;通过央企资金、技术、管理和文化的注入,加快资源和生产要素在我省的集聚整合,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造活力和竞争实力。
在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以及循环经济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创新突破;培育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促进我省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央企苏企对合作各怀期待
2014年4月,中国建材集团旗下苏企“中复碳芯”生产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南京长江燕子矶大跨越改造工程成功挂网通电,宣告了世界上首条使用碳芯导线的大跨越工程诞生。“中复碳芯”董事长任桂芳表示,和传统铜芯相比,碳芯具有载流量大、重量轻、节约杆塔、节约能源、强度高、安全系数高等一系列优点,但由于价格较高,在新线推广上仍面临困难。“我希望借助绿色通道给予企业一定的帮扶,建议政府对碳芯导线制造上下游企业制定财税、金融等综合配套政策,给予扶持。”
同属央企的南京凯盛国际工程公司自主开发了“水泥工厂智能制造平台”,将水泥工厂常规劳动定员从250人减少到100人以下。2015年,应用该技术的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成为水泥行业唯一入选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的企业。公司负责人李建东建议,省经信委在省内开展示范企业、试点单位、技术中心、专项基金等各类申报工作时,能够对他们开通绿色通道,同时在研发资金以及科技成果鉴定、成果转化、标准规范制定等方面给予扶持。
“中国建材集团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一直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江苏金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赵晓俊在恳谈会上希望中国建材在提升产品质量、清洁生态生产、人才培养、化解过剩产能等方面给苏企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省经信委相关人士透露,除了“中国建材”,合作计划也有望向其它央企延伸。本报记者杭春燕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