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央企,江苏民企“混”出竞争力

15.01.2016  18:48

     
    “我不能接受!偌大的中国竟然生产不了圆珠笔的圆珠。”近日,李克强总理亲口讲出这一“残酷”事实,让许多国人顿时“石化”。在提及钢铁产能过剩时,李克强总理用这样一个细微的实例,阐明了当前很多行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那么矛盾如何破解?在江苏省经信委与中国建材集团刚刚召开的合作对接恳谈会上,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央企主动求变,我省主动对接,都为苏企转型提供了机遇。
  “老大哥”带头转型
  “10年,营业收入从20亿元上升到2000亿元,增长100倍。”恳谈会上,中国建材集团副总经理马建国坦言,“即便如此,中国建材集团主营水泥、玻璃,仍处于传统行业,是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领域。
  央企日子不好过,江苏本土企业自然也过不“舒坦”。这时候,还得看央企“老大哥”的。“落后产能被淘汰的同时,我们还在布局新型材料。”据马建国介绍,总部位于连云港的中复神鹰碳纤维就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企业,公司目前正在打造中国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中复神鹰碳纤维总经理则告诉记者,在土木建材领域中,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可消除钢筋混凝土的盐水降解和劣化作用,使建筑构件重量减轻,安装施工方便,缩短建筑工期。“过去因碳纤维的价格高、产量少,在航空航天领域以外的应用有一定难度,中复神鹰则拓展了其应用领域。
  如何叠加上江苏优势
  央企主动求变,江苏则在思索,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加上自己的优势。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表示,在“十三五”期间,江苏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央企深度参与这一进程,将是双赢局面。
  正因如此,日前,江苏省经信委与中国建材集团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共同推进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升传统行业绿色生产水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造服务转型等四个方面展开合作。同时,省经信委还将建立服务“直通车”机制,在产业布局、重大项目推进、专项资金安排等方面对中国建材集团在苏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江苏民企要敢于去“
  央企和江苏强强联合,大量苏企将从中受益,尤其是还有“混合制改革”这一催化剂。“央企的实力加民企的活力,就是企业的竞争力。”马建国告诉记者,中国建材集团是首批进行混合制改革的6家央企之一,目前,集团已吸纳了近千家民营企业。
  集团旗下南京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盛伟也表示,公司通过出资18亿元股权收购南京9家民营小型混凝土企业,收购后成立南京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通过规模优势,不仅提升了产业集中度,还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但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储东涛指出,目前,江苏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速度不快、力度不大,尤其是一些民企老板“不敢混”,参与积极性不高。因此,他曾在2015年就提出建议,应进一步拓宽民企准入领域,对市场主体而言,“法无禁止皆可入”,并对允许民资进入的垄断行业和垄断领域,尽早制定开放细则,设定进入的路径图和时间表。
  记者则获悉,目前,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终于将有大动作。本月12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透露,下一步,电力、铁路、民航、电信、军工五大领域央企将试点混改。对于广大江苏民企而言,新机遇已然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