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爱如潮水涌向“老王”
《酷寒来时,老王终于找到了工作》后续报道
没有报纸,没有广播电视,没有互联网,没有新闻APP……在西善桥北路这家米行第三个超负荷的工作日结束之时,来自安徽明光的民工王成树还完全不知道,因为《新华日报》上的一篇《酷寒来时,老王终于找到了工作》以及各种新媒体刷屏式的传播,他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新闻人物。
21日晚8点半,记者来到老王住的小旅馆。由于春节临近,米行的生意特别红火,当天上午老王和工友小吴就卸了两大卡车的货,平均每人的工作量至少有十几吨!刚刚收工吃完晚饭的老王明显有些疲惫,但看到记者出现还是很开心。记者坐定后,在手机上给他展示了《新华日报》电子版上关于他的大篇幅报道以及新媒体上更加图文并茂的详细报道,老王多少有点手足无措。更出乎老王意料的是,因为这些报道,众多热心人士传达出的的浓浓爱意。
关于老王的报道出炉之后,记者的手机就始终处于忙碌状态,接热心人的电话,回热心人的咨询微信,和点赞、评论的人刷屏互动……但随着交流的深入,记者内心那一点点自得和成就感渐渐完全被责任感所取代——
因为诚信的普遍缺失,也因为受骗上当的经历,很多热心人在准备献爱心的时候常常会本能地打个问号,“这是不是个骗局?”党报记者的身份为老王故事的可靠性做了信用背书,很多陌生的热心人加了记者的微信之后,寒暄一两句,就开始“简单粗暴”地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转账,50、100、500、2000……有人问了老王的身高,去商场买了全套的新衣;有人表示愿意承担老王家属往来南京的费用;还有人要帮老王解决年夜饭;江阴一位市级领导告诉记者想要承担老王女儿上警官学校期间的所有学杂费,而与她有相同想法的还有3位热心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数热心人开始想着给老王介绍工作:医院护工、饭店打杂、公共自行车公司保安……
听到这样的消息,老王的感动全都写在脸上。记者拿出同事捐赠的羽绒服让他试穿,老王开心地套上;记者又拿出来自热心人的第一批捐款3000元,千叮咛万嘱咐要“好好保管”。老王表示,“我原来跟老板说好了腊月二十二结工钱,拿到手就汇给老婆让她买票回来。谢谢你们!我明天一早就去邮局汇出去!她有气管炎,贵州老下冻雨,可受罪了,她又不放心我的身体,我让她早点回南京。”
更多的人在思考,帮一个“老王”不难,千千万万的“老王们”呢?不止一个热心人在捐钱捐物提供工作机会之余对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确实,老王的“走红”,是因为“老王”的经历和他坚强自立的个性,更因为他代表的数量以千万计的农民工群体。“老王”的这个冬天将如何度过,更多的“老王”如何改善自己的处境,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本报记者孙庆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