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骆马湖:昔日“淘金湖”今日“生态湖”
“清清的骆马湖啊,一望无穷……秋水养肥虾和蟹,碧波怀抱菱和藕,丰收的渔歌一声声唱到我心中……”宋祖英一首悠扬的《清清骆马湖》唱出了骆马湖的淳朴与美丽,唱出了骆马湖带给宿迁人的富庶与幸福。
作为江苏省四大淡水湖之一,骆马湖位于宿迁西北部,是防御沂、沭、泗洪水,确保下游数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屏障,也是地方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资源宝地。
对宿迁来说,骆马湖是主要水源地。这片清清湖水养育了勤劳、质朴的宿迁人,被亲切地称为“母亲湖”。以往,骆马湖宿迁水域湖面辽阔平静,水美鱼肥惹人爱;后来,湖区聚集的众多采砂船乱挖滥采,生态灾难让人忧。很长一段时间内,骆马湖沦为了一条“生金长银”的“淘金湖”。
2008年8月的一天上午,该局的几名执法人员前往湖区开展日常巡查,在一处非许可采砂水域内发现了几艘采砂船只。为保留非法采砂的证据,一名执法人员用相机拍下了一组照片。照片中,一艘采砂船的吸沙泵正将刚吸取的黄砂往船舱里倾倒,大量的黄砂经过滤后,不停地装上运输船,船体周边的湖水明显浑浊。证据确凿下,执法人员先后登船制止,并依法进行了处置。
而这只是骆马湖非法采砂的“冰山一角”。 事实上,骆马湖非法采砂由来已久。自1995年湖区出现采砂活动以来,采砂量年年递增,暴利驱使下,众多采砂者蜂拥前来“淘金”,2010年前后日益猖獗,全年不歇地盗采着本属国家的黄砂资源。
“采砂设备从最初的小船小泵,发展到后来的大船大泵,有些采砂船成本已高达500万元。”吴春生是一名“老宿迁”,自小生活在骆马湖边,曾做过几年村干部。2011年春节期间,他驾船在湖上,目睹了一艘采砂泵船上贴有一幅“机器一响、黄金万两”的对联,真实反映了当时采砂的野蛮乱象。
据统计,截至去年5月底,骆马湖水域共有采砂船851条(其中宿迁376条),年开采量约一亿吨,直接涉砂经营人员约两万人。
机声隆隆中,一艘艘采砂船像一只只吸血的“蚂蝗”,在湖中疯狂盗采,给骆马湖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据介绍,因为采砂船严重超采,对河床和湖底结构造成极大破坏,一些地方水深已达到了几十米,湖区的许多小岛先后被吞噬,满目疮痍。同时,非法采砂不仅严重威胁河道湖泊堤防安全和防汛安全,更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尤其是对骆马湖生态结构的完整性、野生渔业资源和候鸟食物链等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其实,多年来,宿迁市对于骆马湖非法采砂活动也一直有所整治。但因诸多因素,虽多部门经常整治,但屡禁不绝。
2013年1月7日,宿迁市湖管办正式成立,翻开了宿迁市对境内湖泊的管理新篇章。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市湖管办负责骆马湖、洪泽湖市域内的统筹管理、综合协调工作。市湖管办成立后,建立联席管理制度和联合执法制度,强化采砂管理、养殖管理和涉湖项目管理,研究起草《宿迁市骆马湖管理办法》,编制《宿迁市骆马湖综合管理规划》,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有效举措,向非法采砂“亮剑”,取得了较好的禁采效果。
然而,骆马湖禁采的真正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5月26日,徐州市人民政府、宿迁市人民政府、沂沭泗水利管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禁止在骆马湖水域非法采砂的通告》,明确从当年6月1日起,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在骆马湖水域从事非法采砂活动。
令行禁止,兵贵神速。为此,宿迁市成立了全面整治骆马湖非法采砂工作指挥部,专门组建联合执法队,不断探索完善执法巡查方式方法,加大执法力度,多措并举推进禁采工作。如今,骆马湖宿迁水域所有采砂船只均已停止作业,实现集中停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宿迁市骆马湖取水口水质各项指标显著好转,特别是氟化物下降明显,在湖区越冬的鸟类明显增多,再现了十多年不见的银鱼渔汛。
昔日的“淘金湖”,今日的“生态湖”。全面禁采后,骆马湖的健康肌体和美丽容颜渐渐“复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