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稳中求进谋转型
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
新华报业网讯 刚刚过去的一年,宿迁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0亿元,为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告别“增长焦虑症”,宿迁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绘出稳中求进的发展曲线。去年,在省列统的1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7项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其中5项排名第一。稳健发展的背后,动力源是什么? “我们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使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增强后劲,实现转型新发展,阔步奔小康。”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如是诠释,“转型新发展的‘新’体现在城乡特色发展、产业集聚发展、企业绿色发展和农业高效发展。” 沭阳县颜集镇有花木网店3000家,带动就业1.2万人,跻身全国首批20家“淘宝村”之列;宿豫区顺河街道林苗圃将生态资源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带动了农民收入节节攀升,获评国家3A级景区…… 新常态下,宿迁的乡镇不搞“村村招商、镇镇建园”的“一刀切”,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游则旅游。 在城镇建设上,更将“一乡一色、一镇一品”的理念落到实处。为落实特色村庄保护与发展责任,去年9月该市发文公布了第一批50个特色村庄名单,其中经济产业型10个,水网风貌型20个,历史文化型20个。 沭阳县重点打造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泗阳县围绕纺织服装、汽车配件、家居制造产业发力,泗洪县则聚焦支持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塑膜新材料产业发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三县正勾勒着各自的产业特色。 经过建市18年的发展,宿迁中心城市已由“外延拓展”阶段进入“内涵提升”阶段。围绕“最美的生态、永远的时尚”建设定位,正加快实施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三年计划。 去年,卫生城市、节水型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人居环境奖城市、文明城市等“五城同创”实现整体突破,既完善了城市功能内涵,也凝聚了民心。运河宿迁港建设稳步推进,通用机场完成选址,宿淮铁路客运顺利通车,宿迁人民期盼已久的“高铁梦”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