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拉长短板提升城市内涵 “创建”幸福一座城

30.03.2015  11:51

  新华报业网讯 这两年的文明创建,给宿迁带来令人刮目相看的变化:在全省城市文明交通指数测评中,该市居于前列,做法在全省推广;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在宿迁召开,该市相关工作得到充分肯定;前不久,该市以高分通过江苏省文明城市的暗访检查,一步跨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6年的创建任务仅用3年完成。

  市委书记魏国强认为,宿迁的文明城市创建目标定位明确,就是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内涵,增加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投资亿元解决如厕难

  “你看,内墙铺满白色瓷砖,配备独立水冲设备,装有吸顶灯、排风扇、大理石洗脸台、镜子等,还摆放了盆景。”在宿迁最繁华的楚街经商多年的王晓华指着一座公厕告诉记者:“以前臭气熏天,苍蝇乱飞、蛆虫乱爬,每次上厕所都遭罪。

  以前,64平方公里的宿迁中心城区仅有147座公厕,其中旱厕84座,人们感觉几乎整个城市都找不到厕所,“如厕难”呼声通过网络、热线等涌向市政府。目前中心城区新(改)建三类以上公厕已达357座,投资超亿元。

  据宿迁市文明办主任叶锋介绍,因建市时间短、财力有限,该市基础设施“缺胳膊少腿”现象严重。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群众期盼为导向,聚焦市民反映强烈的“急难愁”,补齐缺位、拉长短板。

  68岁的老宿迁人曹明福看着新公交站很惊喜:“既美观实用,又遮阳避雨,还能让乘客及时了解车辆到站时刻。”宿迁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处城乡公交科科长刘浩说,3年来全市投入2000万元,完成核心区75个港湾式公交站台建设。市里还先后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园林绿化、“两场一街一中心”、污水处理、公交站场、燃气设施等中心城市民生六大工程建设。仅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累计投入近2.2亿元,两年内改造了20个、面积154.5万平方米,惠及6万多人,占市区人口的近十分之一;完成新建、改建绿地面积936万平方米,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远超省文明城市的指标要求。

  “创建文明城市这几年,我们的家变得更漂亮、更宜居了!”金陵名府小区居民冯虎由衷感慨道。

  便民“联合局”真的很便民

  “从提交材料到拿证只用了一天,而且是‘零费用’登记,服务真到位。”近日,江苏维也纳斯葡萄酒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勇选择并联审批,一次性领到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登记证、地税登记证等证照。

  在宿迁市“便民方舟”一楼大厅,工商、质检、国税、地税等部门窗口围成约20米长、10米宽的闭合圈,组团审批形成流水线,被市民亲切地称为“联合局”。“过去办公司,跑各部门办手续最少也要10天。如今,申报材料集中在一个窗口收集,通过并联审批平台流转至各审批部门,3个工作日内作出准予许可或不予许可决定。”宿迁工商局注册处处长顾艺中说。

  窗口展示城市形象。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和文明程度,才能确保基层满意、企业满意、群众满意。全市已有28个市直部门单位、42个窗口单位进驻“便民方舟”,开设302个窗口。

  “文明城市创建,还应加强软件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宿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正兰说。去年底,现有藏书25万册、建筑面积17600平方米的宿迁市图书馆新馆对外开放。这两年,市、区两级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城市无障碍设施、社区活动中心、社会秩序管理等不断改善和优化。在黄河社区,设有各类体育锻炼、健身场所66个,开辟健身路径36条、晨晚练点17处,“10分钟体育健身圈”已然建成。

  “礼让斑马线”成市民好习惯

  去年第3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前夕,在全省13个市部分路口就多个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礼让斑马线”宿迁人做得最好。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侍巍看来,这个结果很正常——宿迁建立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已使“礼让斑马线”成为市民的一种“习惯”。

  “创建文明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魏国强提出,创建工作要由行政推动向制度保障转变、由突击治理向日常监管转变、由“宿迁规矩”向“宿迁习惯”转变。该市就市民文明行为规范、居住小区管理、农贸市场经营管理、城乡犬类管理等制定多个规范管理办法。其中,市民养犬数量近年来迅速增长,犬扰民伤人、随地排便,一些人饲养烈性犬、非法从事犬类养殖交易等,一度给人们生活环境、公共秩序带来困扰。据公安机关统计,以前每年接到涉犬警情达千次,城乡犬类管理规定出台后,则很少接到。

  不久前的一天,早晨6时40分许,宿迁市区发展大道运河桥头7辆车连撞,其中6辆车是送孩子到钟吾国际学校上学的。多位路过的送学家长主动停下车,将事故车上的孩子带到学校。

  在宿迁,有一批志愿者常年活跃,扶助社会贫困学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温暖社区空巢老人、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用真诚服务为社会带来正能量。目前,全市共有注册志愿者28.2万人、484个志愿者团队。两年来,该市共有16人获评“中国好人”。 本报记者徐明泽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