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好书记的三件宝:致富 创新 关爱
中国江苏网5月5日讯 宿迁市区西郊5里地有一个叫张油坊的村,七百来户,三千来口人,30年前是个有名的穷地方。2014年,张油坊村社会生产总值超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2268元,超过同期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两倍,集体经济纯收入400万元。全国文明村、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巾帼示范村、全国敬老模范村……张油坊村光环笼罩,要问张油坊村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好?那离不开张油坊村党委书记刘宝华的三件宝。
农民增收的致富宝
曾经的张油坊村可是个穷地方,工业发展慢、农业结构调整弱、人均收入少、村级负债多。1998年,在蔡集镇党委、政府提名下,出身贫苦家庭的刘宝华成为村支书,挑起张油坊村当家人的担子。
此时,刘宝华已经是村里出了名的致富能手,上任那天,他向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承诺:“既然大家看重我,我就竭尽全力为大家服务。全村不能尽快富,我就不配当支书!”一口唾沫一个钉,一句承诺一颗心。
致富,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致富的道路虽然举步维艰,刘宝华硬是带着乡亲们一步一个脚印走了出来。
张油坊村原来有个地毯厂,但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刘宝华上任后,对地毯厂实行“债转股”,将部分厂房卖出后资金作为资产入股,把分红的钱再来归还购买厂房款。三年的精心运作,不仅收回了变卖厂房的110万元,还化解了237万元的债务。
乡亲们看到了希望,致富信心更足。村里又请来了专业技术人员,挨家挨户手把手地传授地毯加工技术。农民变工人,住房变厂房,上班赚钱又顾家,乡亲们乐了。现在,全村已发展地毯加工户250户,300多人从事地毯加工业,张油坊村成了远近有名的地毯加工专业村。
“和大企业比,我们还是家庭作业,但这非常适合农村。”刘宝华告诉记者。在地毯厂工作的村民陈夫娟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出去打工,离家远还赚不到钱,现在就在家里工作还能带孩子照顾家人,我真的很感谢刘书记。”
2004年,张油坊村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鼓励村里能人回乡创业,他们有技术,有门路,有创业的冲动和欲望,刘宝华更是帮助他们招工、协调资金、营造好的发展环境。一时间,村里迅速掀起了能人返乡潮,工程承建、来料加工以及建筑材料生产加工等各类企业竞相发展,民营经济活力尽显。目前,张油坊村个体工商户达236户、私营企业132家、个私企业注册资本8560多万元。
张油坊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加之人多地少,想从土地里刨出金豆豆,难!可刘宝华觉得不难。
2003年他带着村干部们通过宣传发动,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全村在保留人均三分口粮田的基础上,把剩下的1800多亩土地全部推向社会化、市场化,搞土地流转,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村里各种农业专业组织很快遍地开花。2011年,仅这一项,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递增18.6%。
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宝
在农村现在流行时髦词:新农村建设,张油坊村的新农村到底该怎么建?新课题来了,没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凤阳小岗村、河南南街村、小刘庄村、常熟蒋巷村、江阴华西村…刘宝华带着村组干部南下北上,辗转东西。通过学习,刘宝华理清了思路:村民居住多年的老屋大都破败无法居住,必须拆除,同时腾出耕地,统一建房,一举两得。
利用半年多的时间,张油坊村创造性地完成了大规模的土地调整,新增耕地面积近500亩。
住宅方案先请专家设计,再征求群众意见,不行推翻重来,如此反复10多次,最后终于确定下来。从2007年4月开工到2011年,张油坊村新农村规划点680户农户住宅楼全面建成。小区商业街、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老年公寓、农贸市场一应俱全。在乡亲们的热切期待下,崭新的张油坊村综合性社区闪亮登场。
如今,张油坊村家家户户都是两层小楼房,农民腰包鼓鼓囊囊,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活生生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村组制度建设完善了,农村才能和谐稳定发展。张油坊村在全市率先制定了“村规民约”十三章四十八条,实施“一家两议”管理新模式。乡亲们自己选代表,开展民主自治。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举,每10户推荐一名觉悟高、能力强、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和影响力村民代表,再经村两委审评,其中30名组成议事会。村务重大决策和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拿出来议。小矛盾不出组,大矛盾不出村,评判公正加上监督有效,张油坊村村民明主法治水平更高了,治安环境更好了。
村民兜里满了,生活好了,精神生活可不能落后。为解决这个问题,刘宝华坚持用党的先进性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六小组织创建”、“十星级文明户”一系列的评优活动在村里轰轰烈烈展开,爱家乡、爱集体,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貌做贡献,这些道理,村民个个都懂了!村风民风的根本好转,张油坊村又一次迈上了发展新征程。
助老爱幼的关爱宝
村里有位孤寡老人张处田身患疾病,一直住着三件窄小的破屋,重重磨难让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得知这一情况,刘宝华自掏腰包为他解决医疗费用,同时给老人做思想工作。经过刘宝华三个月的努力,张处田终于鼓起勇气面对生活。此后,逢年过节,刘宝华成了张家的常客,带来了月饼、大米、白面,还有张处田怎么推也推不掉的红包…
张处田还告诉记者:“村里给我凑了砖,瓦是老干部给我的,给我盖了新屋,过到现在,我感到很温暖。”
73岁的村民陆启松房屋漏雨却无钱维修的时候,刘宝华第一时间赶到,带着30方红砖和1000片红瓦,领着工人连夜对房屋进行维修。烦心事没了,满头白发的老人眼含热泪,怎么也说不出话来…
老人们应该享受关爱,孩子们更要健康快乐成长。刘宝华带领村关工小组对村里的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摸排,顺利推行了“代理家长制”,虽然家长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照样被爱包围。为了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009年,村里投入15万元配置了10架电子琴、2张乒乓球桌、10个画架、10台电脑、3000余册图书,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孩子们在学校有人教,在家有人带,节假日有处玩,还有丰富多彩辅导班,干部群众尽心,孩子们开心,乡亲们放心,刘宝华安心了。
刘宝华常说:“要当就当好书记,要干就要争第一”,在张油坊村,城里有的,这里都有。群众心里有杆秤,刘宝华带领大家过上了好日子,乡亲们幸福、满意的微笑是给他打的最高分。这些年,刘宝华先后获得宿迁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苏省劳模、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面对成绩,刘宝华不骄不躁,年近六十的他仍然精力充沛,每天为张油坊村的大小事务而操劳。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