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宿豫区实施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工程
文化是学校的根基和灵魂。近年来,宿豫区教育局以教育现代化创建为契机,创新实施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工程,优化育人环境,彰显办学特色,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一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建高效的物质文化。本着简朴、实用、高效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建设物质文化。校舍要布局合理,场地要完好整洁、合理分区;倡导师生自己动手建设校园,创设奋发向上的学习环境,创设文明、洁净、安全的生活环境,增强师生的爱校意识,使师生置身于美的环境中,陶冶身心。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研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开阔眼界、增长阅历、提升人格境界。
创设规范的制度文化。建立健全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发展实际,逐步完善制度建设,努力使制度得到师生的认可,并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的执行、监督和奖惩机制。以制度执行为抓手,强化过程考核奖惩,推进学校走自主管理、制度管理、创新管理的发展之路。
创新多彩的活动文化。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活动设计要体现通俗性、高雅性、益智性和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活动内容要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再现和表现校园文化精神。
创造高尚的精神文化。按照新时代要求确定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观念,提炼学校的校风校训和教风学风,凸显学校的精神风貌和发展远景,形成学校精神文化层面体系。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不仅要通过文字在校园内显要位置得以体现,更要在规范的学校管理过程中让全校师生逐步认同,使全校师生日常和谐的精神风貌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
目前,全区22所义务教育中小学按照“动静结合”的原则,均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全区拥有省、市校园文化特色学校12所。其中,大兴小学的蹴鞠堂文化、宿豫张家港实小石头娃文化、关庙中心学校剪纸文化、来龙初中的善文化、一实小的生命科学文化、侍岭中心学校的琴书文化、丁嘴中心学校的书法文化、保安象棋文化成绩丰硕、远近闻名。大兴小学的足球荣获江苏省“省长杯”小学男子组第九名,宿迁市“市长杯”小学男子组第一名,2013、2014年市阳光体育运动足球联赛连续两届第一名;侍岭学校琴书文化荣获江苏省少儿曲艺大赛“新苗”奖;保安象棋在2014年市阳光体育运动联赛团体、个人均荣获第一名;保安红色文化入选省委组织部远程教育优秀学用工作案例,并入编《惠民情怀——江苏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案例集萃》一书,该书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丁嘴中心学校的书法文化受到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