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检察“每周一课”练出精兵团队

14.08.2015  14:29

  8月4日,全省第一届刑事执行检察业务竞赛在南京落下帷幕。结果不出所料,李学兵笔试成绩第一,荣获全省业务标兵。李学兵是宿迁市宿城区检察院每周一课培养出的第六个省级以上业务标兵。

  近几年,这个只有73人,原本在全省检察版图上籍籍无名的苏北基层院一路高歌,一路载誉:被表彰为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全市首批公正司法示范点、连续四年获评全市先进基层检察院,2011年在全省规范司法考试中名列全省基层院第一,连续三年蝉联全市检察机关公诉对抗赛团体一等奖。

  五年289节课,宿城检察院用“每周一课”教培练兵机制,练出精兵团队。

  改变自己 影响他人 提升整体

  “通过登台授课练就强大的心理优势和突出专业能力,有了这些体验,所以无论遇到多大的阵势场面,我都脸不红、心不慌、腿不抖,从容表达不怯场。”2014年荣获全国民行业务能手称号的青年检察官袁远载誉归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每周一课的宝贵历练。

  袁远2009年考进检察院,工作不到一年就赶上院里开展每周一课全员全岗位大练兵。“不逼一下,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这么优秀”,袁远坦言刚开始上课紧张得不晓得课是怎么上下来的,但后来“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综合素质持续提升。几年下来,不但自己课程被市检察院评为精品课程,本人还入选了省院兼职教师人才库。

  袁远只是宿城优秀新生代干警的一个代表。据悉,最近五年宿城检察院招录新警近30人。这些从家门、校门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在检察队伍机构占四成以上,并呈扩大趋势。而宿城检察院又因主城区地缘因素,司法管辖人口120万,刑检干警人均办案数居全市首位,人少案多、人才匮乏的矛盾倒逼党组只能内部挖潜。

  要用什么样练兵机制才能缩短成长周期,让青年干警一年熟悉流程、两年独当一面、三年变身骨干检察人才?要凭怎样的激励机制才能发挥示范作用,让中层骨干比、学、赶、超?要靠哪一种考评机制才能引发“鲶鱼效应”,让全体干警开阔新视野、学习新技能,增添活力动力?一连串的问题让刚刚履新检察长的殷勇陷入深深的思考。

  “搭起舞台,金子让其发光,铸铁也要磨光蹭亮。”结合自己教师经历,结合已有青蓝结对模式,2010年以殷勇为首的新一届班子,确定“以人为本、人才兴院”的发展战略,将一对一青蓝结对机制升级为一对多每周一课练兵体系,变单向传输为多元互动,一人授课、全员受益,把干警逼向成才、逼向成功。

  “备课是我学习的过程,上课是我表达的过程,把讲稿转化成调研文章是我写作思考的过程,这让我增长胆识,变得一专多能,更重要的是,我在听课中从其他干警身上学到了办案技巧、工作体会乃至人生情怀,每周一课对于我就是一句话:‘改变自己,影响他人’。”90后小伙、公诉新秀仇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文艺地表达了参与每周一课的心理感受。(下转第2版)